您当前所在位置:

班级管理中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探索

2012-12-18

交往是人的生活的需要,实践证明,群体中团结友爱,互相帮助和谐的关系使人感到温暖,产生安全感,促进人体身心健康发展,形成健全的人格;相反,彼此冷漠,互不来往,甚至仇视和猜忌的关系,使人产生压抑和焦虑,缺乏安全感,导致多种心理问题,影响身心健康发展,因此教师要帮助学生学会交往,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在一次心理问卷调查中,有一个题目是:“父母不在家,有客人突然来访,你该怎么办?”有的同学说:“父母不在,叫他下次再来。”有的同学说:“我会打电话叫父母回来。”还有的说:“对不起,我不认识你,你自己打电话给我父母吧。”有的说:“我会告诉他我父母的去向,叫他自己去找他们。”只有少数同学说:“我会请他进来坐下,请他喝茶,然后告诉他父母不在,有什么事我可转告。”调查中,大部分同学反映出与陌生人交往困难,特别是同龄异性。这就要求班主任经常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创设良好的人际气氛,促进人际交往,培养学生在交往中热情大方,神情亲切,动作自然,文明礼貌等一般交际能力,教育学生在交往中要以诚待人,与人为善;同时要注意装束仪表。给人以端庄明快的感觉。

开展活动是形成集体并通过集体教育学生的手段。高一上学期段考过后,根据段考成绩以及班上学生来源地域较广,互相之间交往少的情况,我组织了名为“一帮一手拉手互助学习小组”活动。一个班分成六个小组,每组八九人不等,分组的原则打破性别界限,每组必须有男女;打破宿舍界限,各个宿舍的成员至少一名。小组主要以学习为主,各组自己讨论制定学习目标,有固定的小组交流时间:星期天晚上;固定地点:实验室。刚开始的时候,很多同学都不敢与异性同学说话,有的甚至脸红,但经过几次活动之后,这种心理慢慢的消除了。经过一个学期的实践证明,小组学习活动的展开,不仅让学生学会了与人合作、与人交往,特别是与异性的交往,而且还为全体学生创造了一个表现自己才能的舞台,从而获得成功的心理体验。同时,同学问也形成了一股你追我赶,竞争向上的浓厚的学习风气。

4.培养成功感,增强自信心,克服自卑心理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的学习需要有赖于自信。自信是个人成功的关键所在,它带来动力,带来干劲。而自信来自成功的体验。近代教育家俞子夷说:“要有自信,一定要有成功的体验,常常做错,常常受责,只有失败,永无成功,怎能自信呢?”因此,在日常评价学生时,对那些成绩好的学生,和他们分享成功的喜悦:对那些成绩欠佳却进步显著的学生,要毫不吝啬热情的表扬;对那些成绩一般,原地踏步的学生,则着重让他们看到自己的“闪光点”,让那些哪怕是很微小的闪光点,也能为他们带来成功的体验和欢乐,从而激发他们的上进之心。这样,学生学习的内诱因得到了正强化,自信心得到增强,学习需要也得到了激发。

我们班上有一位女生,段考成绩不理想,整天愁眉苦脸,走路抬不起头。但她从小喜欢舞蹈,而且在这方面有特长,在学校“一二·九”文艺晚会上,我让她代表班级去参加,结果她以优美的舞姿获得了全校第一名。抓住这个时机,我说:“梁婷,祝贺你演出成功并取得第一名。你对舞蹈有很大的兴趣,在这方面就取得了很好的成绩,要是你在学习上培养各科的兴趣,我相信你一样会取得同样好的成绩。”果真,在期末考试的时候,梁婷的学习成绩有了很大的进步。美国现代著名的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及时地发现并充分地肯定一个人所取得的成绩,能使他产生“最佳情绪体验”,即“感到强烈的喜悦、欣慰、幸福,平日里诸多的疑虑、恐惧、软弱、局促不安都消失了,此时,他会比平时更有决断力,更坚强,更专心致志,更能经受得住别人的反对,对自己更有把握。不仅如此,他还会对别人、对整个世界产生爱意,甚至会有一种马上做点好事作为报偿的欲望”。

5.增强主人翁意识,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