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新时期大学生择业心理障碍分析及调适

2012-12-17

第四、对社会认识的偏差。许多大学生对社会的了解存在较多的想象成份,对影响择业的因素认识不足。因受年龄和阅历的局限,对社会的了解没有全面,实际的体验,有的把社会想象的比较美好,对社会的复杂情况及影响就业的因素知之甚少,因而择业的期望值往往偏高,不能准确地给自己定位,脱离了社会的实际要求。社会心理学认为,期望值越高,心理上的冲突越大。

2、大学生择业人格方面存在问题。

第一,择业个性倾向方面。大学生的职业价值呈现功利化取向,即择业时越来越看重经济、待遇和个人发展等实际功利因素,很少考虑国家与社会的需要,不愿意到条件比较艰苦的地区和行业区工作;目光短浅,择业时更多地考虑工作条件,经济收入等眼前利益,忽视职业的长远发展;求稳守旧,求职一次到位的传统观念根深蒂固,稳定、清闲、福利保障好的单位仍是大学生愿意选择的工作单位。如《中国大学生就业》杂志开展的”首届中国大学生首选企业调查”的结果显示,把上海、深圳、北京三个城市作为首选地点就业的,占被调查学生的72%;选择月工资2000一4000元以上的占被调查的学生的半数以上。而且大学生希望一次就能选定理想的职业,而不愿意选择有风险,有挑战性的职业,更不敢自己去创业;过分强调专业对口,学以致用;对职业的意义认识不当。

第二,择业过程中暴露出诸多不健全的人格心理特征。如就业挫折承受力差,缺乏自信心或过于自负,竞争或进取精神不够,合作性和冒险性较差等等。这些人格特征不仅会影响个体择业能力的发挥和择业活动中的表现,而且会影响个体在择业过程中的心理健康水平。

(二)社会原因

1、大学毕业生人数激增,增大了择业的竞争力。近些年来,随着高校的不断扩招,毕业生人数急剧上升,而就业总需求则增大缓慢。2002年全国应届大学毕业生145万,比2001年多30万,而全国用人需求却没有发生太大的变化。2003年应届毕业生达到212万人,比2003年增加67万人,而社会需求增长相对缓慢,基本上与上一年持平。到2005年,我国的应届大学生将达到330多万人,加上民办高校,全部人数将达到5OO万左右,大学毕业生人数的激增无疑将使已经供大于求的就业市场的供求关系更加失衡,甚至畸形发展,使大学生产生就业危机感。

2、部份企业经济效益下滑严重制约着市场对大学生的需求量。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国有大中企业采取减员增效,“下岗分流”,各级党政机关及事业单位也实行“精简分流,精兵简政”。据劳动与社会保障部统计,截止2002年3月底,我国城镇登记失业率已达

3.如把农村进城的劳动力也包括在内,则实际隐性失业率达15%。大学毕业生除个别社会缺专业外,大多数的学生也不得不应对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和挑战。这正如国情问题研究专家,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胡鞍钢曾讲过这样一句话:“中国正面临着世界上最大的就业战争”。不容乐观的就业形势就象一朵挥不去的乌云压在高校的上空。今年10月,我市一县中在我院选聘一位中文系2000级应届毕业生,就有150多名学生递上推荐表,可见就业形势的紧张,学生感到恐慌。

(三)学校原因

1、学校教学的某些缺陷。当前我国大学生因就业难而产生心理障碍与很多大学教育教学质量不高有密切联系。“知识不够用”和“能力不足”是导致大学生择业产生自卑和焦虑的主要因素。有关人士对全国l1所本科高校的调查结果表明:有63.99%的大学生认为自己的文凭与实际水平不太一致,学校开设的专业课“不太适应社会的需要,学科知识陈旧,影响他们的择业。”

2、择业心理指导工作滞后。在大学生择业过程中,存在着需要解决的种种心理适应问题。如何对待他们的心理健康,心理平衡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在新的就业形势下,改革步子加快,竞争激烈,信息量大.人们的观念发生了巨大变化,如何解决毕业生心理适应问题更显得迫切。但是,学校在这方面的工作,特别是在择业心理咨询工作中还很不够,明显滞后于学生就业心理的发展变化。

三、调适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