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些内容陈旧,容易引起学生的逆反心理。另外,大学生在校园生活中,经常遇到学业压力、理想与现实、人际关系、恋爱与友谊等实际问题,这些问题处理不当,将可能引发严重后果,但当前有关这方面的内容尚不足以使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不能使学生解除自己的困惑。
2、思想政治教育方法选择、运用不当。有些教育者为教育而教育,采用单调、刻板、知识化的教育形式,空洞的说教多于启发,严厉的指责多于耐心的疏导,注重外在行为规范而忽视人的内心世界完整人格的建立,不顾及学生的心理感受和体验,引发受教育者的反感和对立情绪。
3、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某些形式主义。我们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活动都应本着有利于大学生健康成长这个主题,而在实践中,一些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往往不是对学生进行卓有成效的教育,而是为了应付上级的检查、评比,为了保持某种荣誉或利益。这些形式主义的存在造成的危害是不可低估的,是大学生逆反心理产生的重要根源。
4、高新传媒技术广泛应用的影响。互联网极大地提高了信息传播的速度、范围和效果,为高校学生提供了现代化的获取信息的手段和渠道的同步,网上系统信息源多种信息流泥沙俱下,网上垃圾以及“网上文化殖民”,对学生产生影响,使学生对传统思想政治教育途径产生逆反心理。
5、微观环境的影响。家庭、学校特别是同辈群体对大学生逆反心理的产生造成不小的影响。大学生群体中积极的价值观念、行为倾向与家庭、学校、社会的教育目的大体一致,置身其中的大学生个体的心理较为合理、正常;相反,大学生群体中不良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倾向则容易对置身其中的一些大学生产生逆反心理。
二、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中双重逆反心理的抑制引导
当代大学生的逆反心理是一种感情成分多于理性成分的不成熟心态,必须看到它求异求新、有着创新开拓的趋向和可能。因此,我们对逆反心理的评价应持辩证的观点,对消极的逆反心理要抑制和扭转,对积极的逆反心理要鼓励、引导和扶持,而不是彻底地矫正,更不是不分青红皂白地“消除”。
(一)对消极的逆反心理要抑制和扭转
1、提高教育者素质。教育者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正确定位,刻苦学习,勇于实践,善于思考和总结,使自己不断长进,努力使自己的思想认识更加符合实际,能够与受教育者打成一片,能够解决实际问题,充分发挥自己的积极性和创造力,才能适应新的挑战,开创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局面。
2、提高大学生的思想素质。教育者要根据大学生自我意识强、自我教育能力强的特点,运用民主式、辩论式、竞赛式等形式来充分调动受教育者的积极性,增强学生的自觉性,发动学生搞活自我教育,培养他们辩证科学的思维方法,把学生引导到有利于国家、集体和他人的范围内活动。要适时加强形势教育,使学生可以正确地分析社会现实,增强他们的心理适应能力、承受能力和信心。
3、改革教育方法。教育方法只有随着时代发展的要求不断创新,才能更好地起到沟通主客体桥梁的作用。网络时代,信息流动更为畅通,习惯上用防堵的方法去控制其消极影响已不再成为可能。要从显性型向显隐结合的方式转变,要从单向灌输型向双向交流互动型转变,要从“防堵型”向“疏导型”转变,教育者只有在知识的传授中,讲清两面理,针砭利弊,疏导中做到引而不发,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而得出必然结论,才能有利于减少逆反心理的发生。
4、优化教育环境。思想政治教育要收到良好效果,必须有一个良好的环境。除大力改善宏观环境外,还必须注意微观环境的育人作用,特别是同辈群体的影响作用。任何群体都会对个体产生心理压力,积极的群体对个体正常心理所产生的是一种推动,消极的群体对个体正常心理是一种动摇力量。为此加强对同辈群体的正确指导,及时发现不良风气并做到尽早扭转,是防范不良习气和逆反心理滋生、扩大的有效手段。
(二)对积极的逆反心理要鼓励、引导和扶持
下一篇:高校体育教学中学生逆反心理的消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