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心理学论文是科技论文的一种是用来进行心理学科学研究和描述研究成果的论说性文章。
青少年“网络成瘾症”的心理机制与对策
论文摘要:分析了在网络时代青少年中新出现的心理障碍——“网络成瘾症”产生的心理机制,认为它与青少年期个体特殊的心理矛盾冲突及个体的个性特征有关,并提出了在当前条件下避免与矫正这一心理障碍的主要对策。
论文关键词:网络成瘾症;心理障碍;心理机制
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网络越来越多地进入家庭,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统计,至2000年6月30日,我国上网计算机数有650万台,上网用户达到1690万,预计这一数字在短时间内还将成倍增长。互联网在一定程度上综合了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的优点,又有信息量大、传播及时方便、价格低廉等特点,将成为未来人们交换和获得信息的主要途径之一。
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同时,一种主要表现为过度使用互联网的行为心理疾病——网络成瘾症(InternetAddictionDisorder,简称IAD)也随之出现了。这种病症最早由美国心理学家凯伯利-杨(KimberlyS.Young)于1995年提出并着力研究,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这一心理疾病也在互联网使用者中蔓延开来,并引起了心理学家、社会学家和教育工作者们的广泛重视。1997年,凯伯利-杨组织成立了第一个网络心理障碍诊所。1998年,她出版了名为《陷入网中:网络成瘾的判定与有效对策》的专著。2000年11月,首届全球网络成瘾症研讨会在瑞士苏黎士召开,各国专家就这一病症的实质与对策进行了广泛的探讨。
网络成瘾症患者的主要症状为:患者大量的时间花在上网或与上网有关的活动上,以至于影响了正常的学习、工作和家庭生活,即使在较短时间内不上网,也会出现类似戒断症状的表现,如焦虑、注意力不能集中、烦躁不安等。凯伯利·杨将网络成瘾症患者分为五种类型:色情内容型、聊天交友型、网络游戏型、网络信息过度收集型和单机游戏型。调查表明,在我国,上网人群主要是青少年,以上类型的网络成瘾症也主要发生在青少年特别是在校学生身上。近几年来,一些大中城市的中学、大学中不断报告有青少年因沉迷互联网而导致学业荒废、出现不同程度的心理与行为问题的案例。随着互联网的迅速普及,估计这类心理疾病将出现蔓延趋势。
因此,研究我国青少年网络成瘾症发生的心理机制,并找出相应的对策,引导青少年正确使用互联网,是当前网络社会中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
从心理机制上看,青少年网络成瘾症的发生是与青少年所处的特殊的心理发展阶段分不开的。在青少年期,个体心理发展中出现了种种矛盾现象,如独立性与依赖性的矛盾、闭锁性与交友意向的矛盾、求知欲与认识水平的矛盾、性冲动与自控力的矛盾、要求理解与难为他人理解的矛盾、理想与现实的矛盾等等。另一方面,日益普及的网络是对现实社会的虚拟和“克隆”,如果青少年的上述矛盾心理在现实社会中没有得到正确的引导与释放,再加上个体特殊的个性心理特征的影响,就可能使青少年在网络的虚拟社会中找到缓解这些矛盾的途径而不能自拔。具体地说,形成“网络成瘾症”的心理机制主要可归纳为以下几方面:
1.闭锁性与交友意向的矛盾影响下的交往心理的作用
青少年期是个体交往需要最强烈的时期,交往也是青少年社会化和心理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但由于心理不成熟、交往经验和交往技巧缺乏等原因,青少年在交往过程中往往会出现一系列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为自闭与防御心理、自卑心理、交往恐惧、自我中心等,从而导致在现实中交往的失败,交往需要得不到满足。而在网络上的人际交往主要是通过互发电子邮件与电子贺卡、在网上聊天室聊天和使用网上联络与聊天软件(如ICQ)等手段进行,这种交流具备了人际交往的所有条件与特征,更方便和即时,更重要的是使交往双方逃避了在现实交流中必须要面对面的压力,而且可以向对方隐瞒真实的身份、年龄甚至性别,以一个虚拟的“我”来与对方进行交往,这就使部分青少年觉得这种交往方式更随意、没有压力,既避免了现实中交往的紧张、不适应心理,又满足了交往需要,于是逐渐地乐此不疲。根据国外的研究,网络成瘾症的患者多为有不同程度的躁狂抑郁症和社交恐怖症的人,从个性特点上看,他们具有敏感、喜欢独处、缺乏社会交往等特点,这些正是这种心态的表现。
2.性冲动与自控力的矛盾影响下的性好奇心理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