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网络文学创作主体的心理缺失与整合

2012-12-14

(二)追求精神境界,满足精神性的需要

超个人心理学中关于“人的本性主要是精神”的理论,为我们揭示出网络文学创作至为重要的心理导向。超个人心理学认为:人类存在之最深层的动机是精神的追求,精神处于首要地位,正是精神为自我提供了支撑性的架构,成为当事人生命的中心。精神领域是每一种文化历史的核心所在。由此可见,网络文学创作无论是有意识还是无意识的都应离不开精神境界的追求,应让创作的过程成为作者满足精神性需要的过程。

当然,一些成功的网络文学的创作已达到了这样的境界。如,网络作家邢育森,就是一位追寻精神的网络作家典范。他1993年考入北京邮电大学读研究生,就开始网络写作,十多年来,创作不断,成果丰盛,写有小说、散文、诗歌、随笔、只字片言等,网络写作使他找到了一种超越性的精神境界。在他的作品中,如,小说《柔人》、《活得像个人样》,散文《人生与河流》、《漂泊的海洋》,诗歌《当年华已逝》、《春天的声音》等,总是体现出一种对人生的哲理思辨,对生命的终极关怀,对人类精神文化的探究与追寻。邢育森创作不断。他的精神性需要也得到不断的满足。

三、习得无助的强化与写作治疗

网络文学是一个开放的世界,可谓真正实现了“写作走进寻常百姓家”,让广大文学爱好者满足和体验自我实现的心理需要;但网络文学也是一个虚拟的世界,这也令创作主体容易迷失现实,形成对社会、人生实践上的习得无助的心理。形成在人格系统中的“自我与实践活动”方面的心理缺失。所以,网络创作,应使之具有“写作治疗”的功能,成为创作主体整合这一心理缺失的圣药良方。

(一)自我实现背后的习得无助强化

在上面所述的层次需要理论中,认为人有自我实现的成长性的需要。由于网络的开放性,使网络文学轻而易举地颠覆了既往的文学体制,消解了编辑、批评家、书商、权力部门等纸介文学制造的种种禁区,也颠覆了既往的文学权威。这样,提供了众多民间缺乏文学话语权的文学爱好者找到了一个可以直接展现自己写作才华的舞台;而且当有“佳作”屡被点击,甚至蜚声网上文坛时,写作主体便获得一种自我实现感。的确,网络文学还造就了一批知名的网络作家,如在早期网络文学上发表《第一次的亲密接触》而一举成名的蔡智恒。被誉为美女网络作家的安妮宝贝,担任“榕树下”文学网站总编的李寻欢,获得网易第一届网络文学大奖的邢育森,获得网络第二届文学奖最佳小说奖的宁肯,被誉为十大网络写手的今何在等等。他们的作品不仅在网上走红。还被出版社相继印成纸介文学,获得传统意义上“作家”的美誉。更满足和体验到自我实现的心理需要。

网络文学的开放与自由,提供给大众满足自我实现的心理需要;但网络的虚拟性,也带给众多的网络写手产生一种“习得无助强化”的心理缺失。

习得无助理论是动物理论学家塞利格曼提出的,他发现:人或动物面对反复出现不好的事情,会感到难以控制,从而学会放弃和感到无望;当人们在现实生活中屡屡遭受挫折时,他们会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认为有些事情不是自己的能力所能控制的,这样,他们就会产生习得无助。网络文学多以游戏的态度和标准作为人生的态度与标准,会令个体丧失现实中的自我价值标准及对现实的审判、驾御能力。现实并不能只由一个虚拟的网络世界所弥补和代替,彼岸的世界只是你映入眼中的彼岸的烟花一样辉煌但却短暂,可望而不可却。意识到这一点,主体便会陷入一种介于现实与虚拟之间的迷失状态,正如李寻欢的网络作品《边缘游戏》所写:“我现在终于明白,这个由游戏开始的故事终于还只是游戏,不仅因为它出现在一个游戏的空间里,其实它是不是游戏,也并不是我和凤儿决定的,而是由这个故事本身决定的。这个物质世界自有内在规律,而我们的灵魂只是这个世界可怜的沙尘颗粒,没有丝毫力量。”因此,如果一个人沉迷依赖于网络文学,而不注重回归现实;喜欢在网上狂欢而不融入社会,开拓人生,就会丧失自我效能感,从而影响个体的行为取向和情绪,不断强化习得无助的心理,令主体的人格产生障碍,最终无法立足社会,把握现实,而成为社会现实的悲剧人物。

(二)写作治疗能增强自我效能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