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团体心理辅导对提高女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的有效性研究

2012-12-14

【编者按】:心理学论文是科技论文的一种是用来进行心理学科学研究和描述研究成果的论说性文章。

团体心理辅导对提高女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的有效性研究

【论文摘要】为探讨团体心理辅导对女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的影响,选取湖南女子大学56名大一女生为被试(实验组与对照组各28人),时实验组进行为期8周的团体心理辅导,对照组则处于常态。用职业决策自我效能量表(cDMSE)和焦虑自评量表(SAS)在干预前后进行评估。结果为:于预前,两组CDMSE、SAS评分差异不显著。干预后,CDMSE评分上,实验组“自我评价”、“选择目标”、“制订规划”三个维度得分高于对照组;SAS评分上,实验组低于对照组。研究表明:职业生涯团体心理辅导可以有效地提高女大学生的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水平,降低焦虑程度。

【论文关键词】职业决策自我效能;职业生涯团体心理辅导;女大学生

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是指决策者在进行职业决策过程中对自己完成各项任务所必需的能力的自我评估或信心它主要包括五个部分:对自己的能力、兴趣、需要、价值观等的自我评价能力;获得职业信息的能力;将个人的属性与工作特点进行匹配的目标筛选能力;做出职业决策后对决策实施的职业规划能力;解决或应付在职业决策过程中所遇到问题或障碍的能力等。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理论是Bandura(1977)的自我效能理论和Crites(1978)的职业成熟度理论的有效结合。职业决策自我效能影响人们在职业选择行为方面的主动性及达到职业目标时的努力程度和坚持性。具有高水平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的个体,拥有较高的职业抱负和更多的职业探索行为,在求职中更加积极主动,较少职业犹豫性。女大学生的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明显低于男大学生。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社会总体就业形势严峻。2008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560万,其中女大学生有278万,占54%。偏低的职业决策自我效能使女大学生在激烈的就业市场上处境加艰难。本研究主要探讨团体心理辅导对于改善女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的可能性。

一、对象与方法

(一)对象

通过海报招募,对自愿报名的上百名学生进行面谈,选取56名大学生被试,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用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量表和焦虑自评量表(SAS)进行测查,两组被试在年龄、性别、年级、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和焦虑水平测查得分上无显著差异存在。

(二)方法

1.运用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量表。由彭永新参照Betz和Taylor的职业生涯决策自我效能量表,依据对学生的访谈资料和学生开放式问卷调查结果编制而成,共39个题项,由自我评价、收集信息、选择目标、制定规划、问题解决等五个维度构成。H问卷在各个因素上的内部一致性系数均在0.6774一0.8098之间,总问卷的系数为0.9366;各个因素的重测信度均在0.5ll—0.601之间,总同卷的重测信度为0.656。

2.运用焦虑自评量表(SAS)。采用Zung于1971年编制的焦虑自评量表测量大学生的主观焦虑感受。量表共有20个题目,4级评分。分值越高,焦虑症状越严重。

3.运用职业生涯团体辅导干预方案(见表1)。

 

 

Super生涯发展理论认为人的生涯发展可分为成长期、探索期、建立期、维持期、衰退期五个阶段,而大学生正处于职业生涯探索期和建立期的转换阶段,个人能力迅速提高,职业兴趣趋于稳定,逐步形成了对未来职业生涯的预期,许多学生往往需要就自己的未来职业生涯做出关键性的决策。本次职业生涯团体辅导包括五大要素:知己、知彼、抉择、目标、行动。目的是提高女大学生的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缓解焦虑情绪,激发职业发展过程中的主动性,积极面对劳动力市场上的就业竞争。

4.干预实施。筛选和确立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成员,并根据团体成员的具体情况对团体干预方案的初稿进行修改,做到更具有针对性;对实验组成员实施团体干预。每周一次,每次约90分钟,共进行8周。对照组则不作处理。

5.数据处理(统计方法)。采用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量表和焦虑自评量表(SAS)对被试进行前后测,用SPSS12.0统计软件建立数据库,并进行t检验。

二、研究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