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新时期大学生心理障碍及原因分析

2012-12-13

3、自我认知障碍。自我认知是自我意识的主要内容。大学生在自我意识完善的过程中,有时不能客观地认识和评价自我,常常造成自我认知障碍。

(1)自傲。自傲是过高估计自己的一种自我认知。自傲者以自我为中心,表现出很强的优越感,处处表现自己,对自身的长处无限夸大,对他人容易指责和怪罪,盛气凌人,好像自己全是优点,别人全是缺点。

(2)自卑。自卑是由过多的自我否定而产生的白惭形秽的体验。有自卑感的人轻视自己,过分看重自身短处,否定自己的长处或对自己的长处没有足够的认识,因而常表现出胆怯、畏惧、怀疑,担心被人嫌弃和拒绝,行为中采取逃避方式。形成这种软弱无力的心理品质的原因很多,例如:生理缺陷,成绩不好,能力差,失恋,社会地位低下等。但是,引起自卑感的直接原因是受到别人的嘲笑、讥讽、打击。

(3)虚荣。虚荣是指追求虚假荣誉的一种心理状态。这种人把荣誉或引起人们的羡慕、赞赏作为一种生活目标来追求,因而常常不择手段地去猎取荣誉。这种人很注意别人对自己的评价,又嫉妒任何比自己强的人,把别人取得的荣誉视为自己的竞争。因此,这种人总是使自身处于较强的自制力和更强的情感波动之间的矛盾之中,一旦目标、愿望不能达到,就会背上沉重的包袱,压得喘不过气来,造成精神过度紧张。

4、人际交往障碍。人际交往对大学生完成学业、发展人格具有重要作用。随着自我意识的增强,大学生们不愿意再依赖家长、老师。希望用自己的眼光去观察社会,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结交朋友,但由于心理的成熟度有限,适应能力不强,因此在人际交往中出现一些异常心理,造成人际交往障碍。

(1)自我中心。人际交往是双方的,在交往过程中双方都获得一定的满足,才有可能继续维持和发展交往。如果只想自己从交往中获得好处,而不顾及对方的意愿和利益,这种交往必定要失败。以自我为中心的交往主要表现为:强调评价标准的自我性,即我认为是什么就是什么;注重自己目的的实现,即我想获得什么利益就应获得什么利益。

(2)心理不相容。心理不相容即是在人际交往中他人不能与自己观点一致,自己不能引起他人的认同而苦恼焦虑。在心理上有不相容障碍的人,总是将自我束缚在一个狭小的交往范围之内,对他人的一些个性特点往往”看不惯”,因而懒得交往。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也常常会为一些在旁人看来微不足道的小事挑起争端,自伤和气。更严重者当意见发生冲突的时候,容易义气用事,情绪激动,甚至会导致矛盾激化,将事情引向极端,做出对人对已都十分不利的傻事。

二、引发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原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