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学习自我效能感理论能有效实现教学设计的理念[5]
1. 切实减负增效。它是系统设计教学要达到的总体效果。为学生精心创设有效的教学系统或学习环境,善用教学资源和教学策略就是十分重要的。学习自我效能感理论的运用,可以从中介机制角度提高学生学习的动机,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可以将教师教学的外部支持切实转化为学生内部学习动机的支撑条件。
2. 培养系统思维。教学设计旨在精心设计一个有效的教学系统,围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能力这一目的而展开运行。系统设计教学的突出之处在于“目标取向”或“发展取向”。教学活动只是到达教学目标的“载体”,最终是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能力。学习自我效能感理论的运用,可以提高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将“学会学习”作为教学设计的中级目标,不只局限于某门学科的某个知识点,是一种对学习的系统设计思维的体现。
3. 以教促学。著名教学设计理论家加涅提出“为学习设计教学”的观点,就是用外部条件的教学来促进内部条件的学习。只有当内外部条件一致协调、动态平衡,才能协同取得良好的学习成效。以学习自我效能感理论为基础的教学设计,更为重视学生的主动性和能动性,有助于学生将教学策略内化为对学习策略的选择和运用。
4. 实现加速成长。教学设计强调以学习者为焦点,但也不轻视教师的教学素养与技能。要让教师掌握教学设计的原理,加速成长;让学生在教师的教学设计下,学会对学习自我效能感的调节和控制,从而使学生更好地迁移学习能力效能感和学习行为效能感,学会学习,触类旁通。
(二)基于学习自我效能感理论的教学设计能促进学生学习动机[6]
在教学设计过程中,教师通过提高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增强学生对自己学习能力的信心,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增加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而学习自我效能感理论中的自我效能发展水平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效果[7] 。
(三)学习自我效能感理论为有效教学设计提供了实现途径
学习自我效能感是学生将教师教学策略和教学任务进行内化的中介机制。只有当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能力产生信心,增强了学习的主动性和成就感,他们才能维持对学习的兴趣和努力。因此,学习自我效能感是有效教学的重要基础,同时,学习自我效能感可由教师的教学策略进行激发和提高。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通过结果刺激、暗示或提醒学生可以通过认真努力学习取得优异成绩,增强学生对自己学习能力的信心,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增加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提高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在学生学习过程中,教师要根据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为其设定恰当的成绩目标,尤其要避免对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提出过高的要求,那样会阻断其成功感的获得,不利于激发其自我效能感。
教学过程中,教师在学期或学年考核结束后,要帮助学生对考试成绩进行正确分析,有倾向性地进行归因,对于成绩优异者,可以淡化其外部的、不可控制的因素,强调其个人努力等方面内部的、可控制的因素,以进一步强化其自我效能感;对于成绩差的学生,要淡化内部的可控制因素,强调外部的不可控制因素的影响,以保持其自我效能感,争取下一次的成功。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