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高校体育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探索

2012-12-11

就业是人生的重要转折点,也是学生关注的焦点。当前的经济危机进一步加剧了就业压力,用人单位对人才要求不断提高、工资待遇下降,岗位竞争日趋激烈。毕业生常常无法找到自身的定位,难以接受现实与理想的巨大反差。

1.7网络中的心理问题

网络积极作用于大学生学习、生活的同时也带来了诸多负面影响,如网络游戏成瘾、网恋、网上暴力等。部分大学生过度沉溺于网络虚拟世界不能自拔,荒废学业。

2.高校体育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可行性

2.1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时代的要求

21世纪是知识经济大发展的时代,知识经济对现代人的心理素质提出了全方位的挑战。未来国际竞争是人才的竞争,人才的竞争在某种意义上讲就是心理素质的竞争,同时,就人类自身来讲,重大的挑战则是心理危机,最大的痛苦就是心理障碍与疾病。因此,改变传统教育只重视学术、职业与生理健康教育,而忽视心理健康的教育,加强心理卫生工作已迫在眉睫。

2.2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大学生自身成长的要求

2006年,我国健康学者对全国大学生的心理健康进行的抽样调查显示:患有各种心理障碍或心理疾病的大学生占20% ~23%。对江西省23所高校600多名在校大学生进行心理素质调查测试,发现20% ~30%的大学生有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其中16. 5%的学生存在中度以上的心理障碍。在我国高校患心理疾病而无法继续学习,被迫休学的人数占因病休学的学生总人数的64. 4%,列第一位。大学生的心理问题以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行为异常、心理承受障碍等表现较为常见。目前,大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团队协作能力差、意志品质较薄弱、人际关系紧张,这些问题的存在对大学生健康成长的负面影响不言而喻。

2.3体育学科自身的特点为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