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共情是共情技术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体验共情就是要做到站在来访者的角度去看世界,看问题,不求赞同但需理解。学校心理咨询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在把握学生认知、态度原因的基础上进行共情
一般情况下,学校心理咨询师和学生的年龄相差很大,而且各个学生之间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准确的共情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特别是当咨询师不是十分清楚此时坐在咨询室里的学生为何会那么的忧伤,那么的抑郁,抑或是那么的沮丧时,也许咨询师通过观察能够清楚地感知到学生的面部表情和肢体语言,但是咨询师并不能清楚地理解忧伤、抑郁、沮丧是由什么原因造成的。当我们不知道学生现有认知态度的原因时,共情便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这就要求咨询师在访谈开始的时候仔细搜集资料,了解学生现有的认知以及态度背后的原因是什么。要做到这一点我们可尝试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接纳来访者现有的情绪,表示对来访者的尊重。(2)对来访者当前的状态表示好奇和关心,引导来访者倾诉。(3)在来访者倾诉的时候专注地倾听。(4)当不解时进行适当的提问。(5)对一些重要的或一些含糊的信息应该与来访者进行确认。通过以上几方面就可以了解学生会有现在的这种认知和态度的原因,把握学生的思维过程,在此基础上准确地共情就会变得更加容易。
2.转化咨询师的心理位置,进入来访学生的角色
心理咨询师在进行共情的时候要转化心理位置,暂时抛开心理咨询师的位置,努力体会学生的性格,进入学生的角色,但又不迷失自己。罗杰斯曾经说过,共情意味着“理解来访者的私人世界,似乎它就是你自己的世界,但又不能因此而迷失心理咨询师自己”。共情是体会另一个人的内心世界,它通常被描述为一个感觉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人们感受他人,感觉自己进入了别人的思想,从别人的角度去思考问题,体会他的情绪、信念、直觉、行为、认知,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在学校心理咨询中,咨询师所面对的都是学生,有的年龄非常小。如何进入他们的世界似乎是一个难题,对此咨询师应该掌握一些发展心理学的相关知识,了解各个年龄阶段孩子的主要心理特征是什么,并在咨询的过程当中仔细地观察,耐心地倾听。此外还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和班主任及任课教师进行交流,在了解他们的性格和日常习惯以后进行共情便会容易很多。
3.在共情的同时保持咨询师的独立性
罗杰斯一再强调,咨询师在努力理解来访者的内心感受和意义的整个过程中,必须保持一定的独立性。要保持咨询师的独立性首先咨询师要排除自己以往的经验和观念,在此基础上去真切地体验和深切地领悟来访者的内心感受。咨询师在以前的生活工作中可能遇到与来访学生相似的情况,甚至很有可能眼前的这个孩子和自己的孩子也颇有相似之处。此时,咨询师应该清楚地认识到相似不代表完全相同。在咨询过程中,如果咨询师将自己的主观情感和来访学生的感受混为一谈的话,势必会对来访学生有所误解,这样就会造成来访学生对咨询师的反感,损害已经建立好的咨访关系,不利于咨询的进行。另外,如果咨询师本身带着一些消极的情绪和认知的话,很可能会给来访学生带来负面的暗示,这样会妨碍来访学生的心理健康,效果就会适得其反。
四、表达共情
表达共情就是将咨询师与来访者共同的感受,甚至是把来访者隐藏着的感受传达给来访者。当咨询师和来访者在一起时,要使来访者能够从咨询师身上感受到那种共鸣。学校心理咨询的对象都是学生,他们的语言能力和认知发展都不及成人,因此共情的表达显得尤为重要。本人认为学校心理咨询中的共情表达分为“一个要点两个方面一个亮点”。一个要点是指咨询师要保持和来访者的步调一致,这是共情表达的基础;两个方面是指共情表达的两种方式,即言语式和非言语式,在表达共情的时候这两种方式往往联合使用;一个亮点是感来访者所未感,察来访者所未察,使共情的表达更进一层。
1.咨询师和来访者保持步调一致
在学校心理咨询的过程中,咨询师遇到的来访学生各不相同,他们有着各式各样的人格特征和交流方式。这就需要咨询师根据来访学生的步调作出自身调整。与来访学生步调一致往往会拉近来访学生与咨询师的距离,增加来访学生对咨询师的亲切感,为咨访关系的建立奠定基础。当咨询师和来访学生步调一致的时候,咨询师也更能够体会到来访学生此刻的状态,从而自然地与来访学生共情。当然,这种一致的步调并不是刻意而为,而是当咨询师专注于来访学生时自然地调整。在一些咨询中,有的学生性格比较内向、害羞,交谈时会出现长时间的停顿,反应速度也较慢,这就要求咨询师放慢自身的步调;有的学生比较开朗并具有开放性,那么咨询师也要显得乐观一点;有的学生比较拘束和不自在,咨询师的交流也要相应变得稀少而有耐心。
2.言语式的共情表达
言语式的共情表达是一种最直接的方式。需要注意的是,很多经验不足的咨询师为了共情而共情。在表达共情时往往会对来访学生说“是的,我能够感受到”“我知道你很难受”等笼统的说法或者只是机械地重复来访学生的谈话内容。长此以往,学生不免会产生厌烦情绪,觉得咨询师太做作,甚至有的学生还会认为咨询师对自己只是笼统应付而失去对咨询师的信任,对咨询师产生逆反情绪。S.Cormier和B.Cormier提出了运用言语传递共情的几种具体手段:(1)表示内心的理解。(2)讨论来访者认为重要的事情。(3)运用语言反映出来访者的情感。(4)使用言语连接或补充来访者表达不明确的信息。
3.非言语式的共情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