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论促进德育自主性试激发内部动机

2012-12-10

(一)树立典型榜样,给予学生真诚的奖励

研究发现,非必然的外在奖励较那些必然伴随的奖励对内在动机产生更多的促进作用,但是在今天的小学日常的教育活动中,人们通常会看到这样的情况,在教室后面的表扬栏里每个学生的名字后面都贴满了小红星,而当我们真正了解了这些小红星的来历之后,发现老师是想让每位学生都有平等的接受奖励的机会,但这种表扬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学生每做完一件小小的本该做的事情都会主动找老师报告。老师的目的是好的,但是事情的结果已经违反了德性培养的初衷。德性教育就是要激发受教育者的内在动机,促进他们德性行为的发展。这种奖励只是激发了学生的外部动机,使他们只看到了奖励,行为的目的是为了得到奖励,一旦失去奖励,学生的这种行为就难以再重复。这种行为在不同的社会情境下的一致性也较低,脱离了学校环境,类似的情境不能激发学生的积极德性行为。

给学生真诚的奖励,需要对学生不同的行为给予不同的评价,让学生觉得奖励是自己应得的,与自己的表现是一致的,避免不真诚的奖励给学生带来的难堪。德性行为的培养应注意树立典型的榜样,与学生共同分析榜样行为的内部动机,真诚地给学生的积极行为以恰如其分的奖励,促进学生德性行为的健康发展。奖励对内在动机的影响受多种因素的制约,不会无条件地产生积极作用或消极的作用,教师对学生的积极德性行为的奖励要做到心中有数,对学生的积极的德性行为不能熟视无睹,但也不能千篇一律地给予同一种形式的奖励,不能给予与学生的实际行动不相符合,远远超过学生行为实际价值的奖励。

(二)提高受教育者的自主感,促进德性行为的发展

Deci和Ryan(1985)认为,人具有一种天然的倾向,即希望自己从事的活动是出于自己的意志。人们自主选择从事的活动比出于外在目的而从事的活动具有更强的激励效果,更有乐趣,内在动机更强。他们于20世纪80年代提出自我决定论,丰富了动机理论,他们认为人们具有一种基本的内在的自我决定的倾向性,这种倾向性引导人们从事感兴趣的、有益于能力发展的活动,从而实现与社会环境的灵活适应。自我决定论关注人类行为在多大程度上是自愿或自我决定的,强调自我在动机过程中的能动作用,重视个体的主动性与社会情境之间的辩证关系。教师在德性教育中应尽量使榜样性的行为对个体产生的是一种信息性的作用,而不是压力,从而使学生获得自主感,认为是自己决定自己的行为,激发他们的内部动机。个体作为独立的生命体,有自己独特的道德情感和意志,有自己独特的道德需要和道德要求。如今榜样教育存在的一个问题就是榜样学习活动的短暂性。榜样树立之后学习活动铺天盖地而来,但是活动过后连学习者都不知道学习榜样的什么品质,正如雷锋三月里轰轰烈烈而来,四月里又悄无声息地离去。究其原因,个体或群体的这些活动是被迫参加的,并非自觉自愿。因此,德育活动要调动道德主体的积极性和内在的精神力量,使他们主动地努力主动地追求,通过提高学生在道德情境中的自主感,激发他们的内在动机,使他们的德性品质得到发展。这种在德育活动中对学生自主感的培养也可促进外在动机向内在动机的转化。德育活动能否达到根本目的,关键在于把学生的道德需要放在第一位,使学生自觉自愿、积极主动地参加德育活动。

(三)帮助受教育者对榜样性的行为进行合理归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