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心理健康教育课选题试论

2012-12-10

一节心理健康教育课时间有限,要想在这有限的时间内,最大限度地解决学生的问题,选择的主题内容不能太多。如果太多,每一个问题都不可能作深入的探讨,只能点到为止、泛泛而谈。在实际操作中,我们的一些教师总想面面俱到,结果课堂热闹丰富,却内涵缺乏,滞于肤浅。

如,小学五年级的《我的身体会说话》一课。第一个活动是“幸运抽奖”:学生根据抽奖后的表现,判断抽的是什么奖,引出肢体语言会说话。第二个活动是“看照片”:大屏幕依次呈现5张照片,学生说出各照片都表达了什么,是如何判断出来的,引导学生知道有哪些肢体语言。第三个活动是“猜猜我说什么”:首先学生回答“你在什么情况下用身体说话”,然后,几名学生到台前做动作,其他学生猜,并说出是通过什么猜到的,引导学生正确识别肢体语言。第四个活动是情景剧:“找出不受欢迎的身体语言”,引导学生使用文明的肢体语言。第五个活动“认识微笑”,首先通过看视频,学生谈谈对微笑的理解;然后解读“国际标准微笑…‘平日微笑”“生活中微笑”。第六个活动是“应用身体语言”:走到你想表达的人身边,用你的身体语言进行表达。第七个活动是“爱心寄语”,进行课堂小结。

本课有两个并行的主题,“肢体语言”和“微笑”。“微笑”是“肢体语言”的一种,在本课中单独拿出来,并用了近半节课的时间。肢体语言没弄明白,微笑也没给学生说清楚。在课后,我们随机问了两个学生这节课的收获。一个学生回答:很快乐;另一个学生回答:微笑能使不愉快的情绪变好。而本课的重点“肢体语言”并没给学生留下什么印象。

因此,一节课不要充斥太多的问题,应力求把握一课一主题的原则,并且对主题所表达的内容要明确。只有这样,才能集中地围绕着问题,设计由浅入深、层层递进的活动,引导学生逐步深入问题的实质。如,上述这节课,主题就是“肢体语言”,主题所表达的内容有:肢体语言有哪些:如何恰当地运用肢体语言进行沟通,即能够恰当地使用肢体语言和识别他人的肢体语言。实际上,当明确了主题所表达的内容时,课堂教学目标也就清晰了。

一般来说,当我们关注某一问题时,其主题内容都比较宽泛。这就需要教师要逐渐缩小主题范围,摸准问题的切入点,做到以小见大,以点带面。如,初中学生和家长的关系是个很大的问题,一位教师选择了《看父母的唠叨》这一切人点。课堂上,紧紧围绕着这一主题,通过角色扮演、讨论分享等活动,使学生知道了如何正确面对父母的唠叨,懂得了要理解父母、关爱父母。

面对一个包含内容较多、较为复杂的主题,教师可以采用化整为零的方式,把这一大主题分解为几个单元,每一单元有自己的主题和目标。如小学五、六年级和初中,是自我意识发展的关键期。教师可围绕自我意识这一主题,设计四节课:以全面认识自我为主题内容的《我是谁》;以全面而客观地评价自我为主题内容的《我是这样一个人》;以认同、接纳自我为主题内容的《欣赏自我》;以自信心培养为主题内容的《天生我才必有用》。

(三)主题要体现时代性

教师在选题时,还要注意时代的发展对学生产生的影响,选择具有时代感的主题。

人的发展离不开社会环境,社会的发展、时代的变迁、社会环境的变化,都会对学生的身心发展产生影响。学生的身心发展和所面临的成长性问题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心理健康教育课的内容不应一成不变,而应根据学生心理发展的变化和现实的心理需求不断地加以调整。比如,网络问题,这是近几年来学生出现的且具有普遍性的问题,从小学、初中到高中学生,从网络游戏、网上聊天到网络购物。如何看待网络,使用网络,正确地处理上网与学习的关系,解决网络带来的与父母之间的摩擦呢?再比如上面我们所提到的追星问题,也是具有时代特征的主题。这些问题都是当代学生最关心的、最感兴趣的、最感困惑的、急需解决的问题。这样的主题,才能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学生才会积极参与、主动探究,才能产生应有的教育效果。

教育通过培养人为社会服务。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对人才质量规格要求也在发生着变化。比如心理承受力、自主独立性、竞争性、团结协作能力、创造力,这些都是当代社会对人提出的新要求。心理健康教育课要注重对上述心理品质的培养与训练。这样的主题,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具有现实意义。

(四)选题范围要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