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国外中小学生抑郁的团体干预方案研究

2012-12-10

五、小结

第一,在团体干预中,多样化的对象间可以相互支持,这可以降低他们的抵抗感,导入干预程序也变得更容易。但从干预效果来看,选择性比全员性干预更容易见效,但此类方案的对象是筛选出来的,这可能会给他们贴上不正常的标签,影响到他们的生活和学习。而且,在入组筛选时,有些被试抑郁倾向并不明显,但不能排除他们将来发展成抑郁症的可能,全员性干预虽然可以避免遗漏问题,但其成本较高。

第二,为了提高干预效率和效果,未来的研究应该进一步明确干预效果的操作性界定。首先,不同类型的干预方案的效果指标可能有所不同,应该根据干预对象特征对干预效果作出明确的操作性界定和更精确的测量。其次,同样的方案对不同抑郁水平的被试可能具有不同的干预效果,因此,应该对不同抑郁水平被试的干预效果进行分级评估。最后,不少策略的干预效果仍缺乏稳定性,应该加强如何改善干预方案长期干预效果的研究。

第三,应该提高研究设计的水平。以往不少研究采用一个干预组和一个对照组的研究设计,干预效果中可能会渗入个体自然恢复部分,尤其是干预者对抑郁状态的测量和关注,可能会使被试更加关注自己的抑郁状态。因此,部分干预效果并不是源于干预策略本身,而是被试自我投入的结果。另外,在研究过程中,应该对干预效果进行多维度和多时点的测量,以便详细讨论干预效果。最后,为了提高可操作性,系统评估方案的效果,对干预方案的理论目标和操作目标应该进一步具体化和明确,强化两者的衔接。第四,中小学生心理援助的资源系统包括由家长、班主任和心理健康教师构成的微观系统;由微观系统要素、学生管理和生涯指导部门构成的中间系统;涵盖家庭、学校和社会青少年相关要素的宏观系统。因此,青少年抑郁的预防是系统的干预过程,将来应该进一步加强针对教师和家长的间接干预和各种干预资源如何实现整合的研究。只有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干预队伍,协调好各干预要素之间的相互制约关系,才能对中小学生的抑郁进行大规模、高效率的干预。

威廉希尔app 论文网为您提供心理学论文范文参考,以及论文写作指导和格式排版要求,解决您在论文写作中的难题。

威廉希尔app  心理学论文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