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对体育的兴趣不是先天固有的,而是受后天影响形成的,因此它可以通过一定的教育加以改变,这就是体育兴趣的可塑性,体育教育的目的,就是通过教师有目的和方法地将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引导和控制在体育所期望的目标内。
那么兴趣的性质又是什么?是教育手段?还是目的?兴趣在某种情况下的确有一定的目的性,有时人们为了满足某种兴趣要求而参加体育活动,但这是相对的,从教育的角度看,兴趣只是用来实现教育目的的一种手段,而不是最终的目的,这是绝对的。人的心里动力结构是: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世界观,这是一个系统发展过程,兴趣处在系统的较底层次,如果把兴趣当作体育教育的目的,那就会妨碍体育活动的正常开展,也会限制恶劣个性心理的充分发展。
二、体育教育中的能力培养
能力反映一个人的活动水平,在体育教育中就是培养掌握和运用体育知识技能,锻炼身体,调节心理的本领,它是体育教育取得效益的绝对性条件。体育能力是一般能力,是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力,创造力的基础上,经过教育和联系而发展起来的。这是掌握体育知识技能的能力,身体锻炼的能力,心理调节能力和体育活动组织能力。这些能力的强弱,不仅直接关系到当前体育教育的成败,而且对一个人的体育生涯有着深远的意义,体育能力的提高,又能促进其他一般能力的发展,是人的个性心理特征,从体育教育方面得到良好发展,这是体育在学校全面发展教育中肩负的使命,也是培养现代人才素质的重要标志之一。体育能力的培养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一)要明确智育与能力两者之间的联系,智力用于认识活动,而能力用于实际活动,两者虽有区别,但二者在活动中又是统一的,在体育中掌握知识技能离不开认识活动,然后经过实际联系才能完成,所以发展智力,有利于提高体育能力,而体育能力的培养也有助于促进智力的发展;(二)是知识技能与能力的关系。知识技能是人类认识经验的总结和活动方式,二者能力直接影响活动效率的心理特征。没有知识技能,能力就失去了表现依据,没有一定能力,接受知识技能也成了难事,在体育实践过程中,能力的培养比知识技能的掌握慢,这是因为知识技能不是能力,从知识技能的获得到具备能力,还会有一个转化过程,也就是实践。因此,在体育教育中不能忽视知识技能教育,更要重视对学生体育能力的培养;(三)身体素质与能力。身体素质是人在解剖生理方面的特点,如速度,灵敏,耐力,力量,柔韧性这是体育能力发展的前提和基础,身体素质不等于能力,它只是提供了条件,只有经过教师的引导和有目的的练习,才能发展能力,加上运动技术和技能,心理,环境等因素,才能使能力得到充分发挥,所以在体育教育中不能仅注重知识技能的学习,还要重视培养能力的基本条件——身体。
三、体育教育中性和气质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