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中西情感与理陛的异同—从中西德性的角度进行诠释

2012-12-05

亚里士多德认为 ,德行是一种意愿行为 ,如果一个人在被迫和无知的状态下去行为,我们不能认为其是 出于本人的意愿。所以,德性的前提是人的意愿,如果一个人在被迫的情况人做了公正的事 ,我们不能认为其有公正的品性,当然,如果其在无知的状态下做了错事,并且其后感到痛苦和后悔,我们也不能说其是 自愿为恶,具有恶的性质。并且他认为:“把由于不知何种事物有益而做错的行为说成是违反意愿的是不妥当的。因为,选择上的无知所造成的并不是违反意愿(而是恶)。违反意愿的行为并不产生于对普遍的东西的无知(这种无知受到人们的谴责),而是产生于对个别的东西,即对行为的环境和对象的无知。”(廖 :ll10b32 lll1a1)也正是在这个角度,他批判了苏格拉底的美德即是知识,无人自愿作恶的观点。他认为除了人在被迫和上述的无知状态下的作恶是违背人者是也。”说明孟子也认为仁与智是不可分离的,仁是智的目标和方向,只是在仁与智的关系上与子思有所不同。子思认为“圣智,礼乐所由生也”,孟子认为“仁义 ,礼智所 由生也”;子思认为“仁 ,义礼所 由生也”,孟子认为“仁义,礼智之所由生也。”‘ 圣智与仁的关系上,子思既突出仁的基础和 目标性,又突出了智的前提和发端作用,而孟子对“圣”缺而不论 ,并且认为仁义是礼智的基础和发端,单方面的强调仁义,而对智的地位和作用没有突出强调,而且孟子主张从恻隐、羞耻、恭敬、是非的角度论述仁义礼智,反映了孟子 比子思更重情感的特色。

亚里士多德的德性分为理智德性和伦理德性两部分,其中理智德性又分为纯粹理性与实践理性即明智。明智在逻辑上是与伦理德性分开的,并且位于伦理德性之上 ,但是,在实际中,明智与伦理德性是不能分开的。如下:“在道德 的方面也有两个部分 :自然的德性与严格意义的德性。严格意义的德性 离开了明智就不可能产生。”⑦“显然,离开了明智就没有严格意义的善,离开了道德德性也 不可能有明智”(廖 :1144b31—32)“德性使我们确定 目的 ,明智使 我们 选择 实现 I/1的的正确的手段 。”(廖 :1145a5~6)“然而,明智并不优 于智慧或理智 中那个较 高的部分。这就像 医学不优越于健康一样。医学不主导健康 ,而是研 究如何恢复健康。所以,它为健康 ,而不是向健康,发 出命令。此外,我们还可以补充说,说明智优越 于智慧就像说政治学优越 于众神。 因为,政 治学在城邦的所有事物上都发布命令”(廖 :1145a6~12)严格 意义上 的伦理德性或道德德性是离不 开明智的,而道德德性是关于情感的德性。所以,德性包含情感和理性两个部分,并且这两个部分是不能分离的。公正、节制、勇敢等是我们追求的德性 目标 ,而明智则决定什么是公正、节制和勇敢 ,并寻求达到它们的途径。德性是目的,但是伦理德性是灵魂中没有理性的部分 ,即情欲,在理性的支配下的良好状态 ,是理与情欲的契合。所以德性虽是目的,但却不向明智发布命令 ,而是接受明智即理性发布的命令。而且,纯粹理性即沉思是亚里士多德伦理学的最高目标,从这个意义上 ,伦理德性的实现本身也是最高理性实现的一个低级环节,德性实现本身意味着理性对灵魂中没有理性的部分的控制的成功。也是从这个角度上 ,亚里士多德认为智慧优越于明智,而明智优越于德性(道德德性 )。因此,虽然亚里士多德和儒家在情感与理性、明智与德性、仁与智的不可分离上观点一致。但是,儒家重仁号隋感,亚里士多德重明智与理性。

在如何实现德性上 ,亚里士多德认为“德性使我们确定目的,明智使我们选择实现 目的的正确的手段。”(廖:1145a5~6),而明智包含三个方面的要素 :一是好的考虑,二是理解,三是体谅。也就是说,当确定了公正 、节制等德性 目标后,明智首先要进行好的考虑,对何谓公正作出判断性理解和体谅,然后找出实现公正的正确的方法和途径。对于亚里士多德来说 ,理性作出的判断就是道德德性即为中道,是情感与理性的契合 ,而实现中道的方法是两者相权取其轻、矫枉过正和警惕快乐;其途径和方式就是:在实践活动的基础上养成好的习惯,并通过法律对不道德的行为进行强制性规范,使好的品行逐渐内在化,成为人的第二本性。③在儒家的德性论中,智、思是实现德性的方法和途径,而思即是好的考虑,通过思我们得到智,同时思也是智的存在状态和主要特征,所以思与智是一体的。《论语 ·子张》中说 :“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即在好的思考中,我们得到仁,这种思想也被子游、子思、孟子所继承。《性自命出》日:“凡忧思而后悲,凡乐思而后忻 ,凡思之用心为甚。叹,思之方也。其声变,则[J从之】。其心变,则其声亦然”、“凡用心之躁者,思为甚。用智之疾者,患为甚。”子游从心的角度来论思 ,认为当思虑不断时,我们的心会躁动不安,而当心忧患不止时,也是智虑飞跃波动之时,因而也提出了忧思、乐思等与心有关的概念。

在《五行》中,思占有重要的地位 ,是实现德、仁、智、圣的方法和途径。如下:“君子无 中心之忧则无 中心之智 ,无 中心之 智则无中心之悦,无 中心之悦则不安 ,不安则不乐,不 乐则无德 。”“善弗为无近,德弗志不成,智弗思不得。思不清不察 ,思不长不得 ,思不轻不形。不形不安 ,不安不乐。

不乐无德。”

“仁之思也清,清则察,察则安,安则温,温则悦,悦则戚,戚则亲,亲则爱,爱则玉色,玉色则形,形则仁。”“智之思也长 ,长则得 ,得则不忘 ,不忘则明,明则见贤人 ,见贤人则玉色,玉色则形 ,形则智。”“圣之 思也 轻 ,轻 则形 ,形 则不 忘 ,不 忘则聪 ,聪 则闻君子之道,闻君子之道则玉音 ,玉音则形 ,形则圣。”①所引资料出自庞朴的《简帛五行篇校注》。学术界-/&~s简本《五行》为子思所作,而帛本《五行》说部是孟子所作,而且对简本《五行》经部的部分文字作了改动,本文也持这种观点,故认为简本《五行》所提 出的圣智仁义礼的关系是子思的观点,而帛本《五行》经部与简本《五行》经部所不同的仁义礼智关系是孟子的观点。

②《尼各马可伦理学》,廖申白译,1144bl5~16,以下相同处只注编码。

③亚里士多德认为求知是人的本性,即理性是人的本质属性,而分有理性的道德德性 ,是人的混合本性,而合于德性的生活是第~-iq-的。因此,我们将这种混合本性称为第二本性。

21的 态度 ”(苗:1105b25~26)“所谓 感受,我说的是欲望 、愤怒 、恐惧 、自信 、嫉妒、喜悦、友爱、憎恨、期望、骄傲、怜悯等,总之它们与快乐和痛苦相伴随。”(苗:1105b20—24)“德性就是以应该的方式、在应该的情况下感到快乐和痛苦”(苗:1121a4)“我们所说的是伦理德性,它是关于感受和行为的,在这里面就存在着过度、不及和中间。”(苗:1106b16—18)“此外,德性还和行为与感受有关,一切行为和感受都伴随着快乐和痛苦。这样看来德性就要与快乐和痛苦有关了。”(苗:1104b14—15)从以上论述可以看出,德性首先是一种品质 ,是一种与感受、情感相关的品质,(如勇敢与恐惧相关,节制与肉体的快乐相关,温和与恼怒相关),是关于快乐和痛苦的德性。就是在与财物、接人待物等行为相关的德性中,也伴随着快乐与痛苦,也与情感有关,如“一个慷慨的人在钱财方面是好通融的,有时甚至可能受欺骗。因为,他并不珍视钱财,他对在应该花费的事情上没有花费感到不安 ,在不应花费的地方花费 了感到痛苦。”(苗:1121a4~8)所以,情感是亚里士多德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次,“德性是对于我们的中庸之道,是一种具有选择能力的品质,它受到理性的规定,像明智的人那样提出要求”。也就是说,没有理性的指导,我们就没有办法到达德性,就没有办法避免过度与不及而命中中间和中庸。因此,对于亚里士多德来说,德性虽然与情感有关 ,是关于情感和感受的,但却是情感与感受的正确,“是要在应该的时间,应该的境况 ,应该的关系,应该的目的,以应该的方式”(苗:1106621—23)去感受和行为。所以,理性也是亚里士多德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