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高校创业教育的目的与定位问题的探讨

2012-12-05

2.创业教育内容应不拘一格,以促使学生的自我认知为基础

相对于美国的创业教育,日本在创业教育内容上更注重于“创业家精神”的塑造和培养,印度高校的创业教育则对实践性环节予以高度重视。印度理工学院Kanwal Rekhi信息技术学院重视实践性教学并与产业互动保持高度协调,设置的项目在总学分中占了60%左右。课程有三种形式:研究开发项目(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积极从事科研工作,积极参与工业企业资助的长期和短期项目)、实验室、定期的研讨会。

可见,创业既然是创新,是千变万化不拘一格的,那么创业教育也应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不拘一格,每一所高校都应立足于自身的实际情况而不是盲目照搬。中国的高校情况千差万别,学生素质情况也千差万别,地区差异、经济发展状况的巨大不均衡性决定了创业教育内容不可能整齐划一。

创业教育能否成功的基础是大学生的自我认知。认识自我不仅仅是古希腊的哲学命题,同样也应出现在创业教育的学科体系之中。自我认知之所以重要,首先是由于创业意愿的形成不仅依赖于创业知识和能力,而与自我认知有更大的关联。郭洪等利用前瞻性人格理论对创业教育对大学生创业意愿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研究认为创业知识对创业意愿影响不显著,这个结论说明尽管知识对个体创业来说是重要的,但知识本身的积累并不会对学生创业意愿产生影响;同样,该研究还认为创业能力对创业意愿的影响作用较不明显,路径系数仅为0.197,这说明提高学生的各种创业能力并非是增强他们创业意愿以促进创业的最佳途径。研究结果证明,前瞻性人格特质越明显的人越倾向于主动改变外部环境,他们的创业态度也会更加积极。此外,父母是否创业对学生创业意愿的影响作用明显。我们认为,创业意愿与勇气的产生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与个人经历、性格、家庭背景等的关系更为直接,这其中自我认知是前提条件。

其次,造成创业成功率低的根本原因不是学生自身的创新精神差,缺乏创业勇气,而是学生的自我认知。老子说:“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徐辉利用职业锚理论对大学生创业问题进行了研究,他认为大学生职业锚逐渐确立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其个人自我真正认知的过程,认识自己具有什么样的能力、才干,并找到自己长期稳定的职业贡献区,从而决定自己将来的职业选择。笔者对所在高校2010届毕业生进行了创业教育的抽样调查,调查显示有39%的毕业生有毕业之后即创业的意愿,有50%的学生现在没有但将来可能有创业的想法,两者合计近90%,但仅有18%的学生认同现行创业教育的效果。在对毕业生自我认知的调查中发现,仅有24%的学生清楚了解自身的优势和劣势以及所拥有的资源状况,而66%的学生仅对自身优势和劣势有初步的认识,10%的学生对自身缺乏明确的认知。作为计划体制的最后堡垒,高等教育的内容知识传授、教学方法与整个社会发展脱节,整个社会实际运行的规则和体系与高等教育所灌输和传授的知识体系相互背离,严重脱离社会实际,这在管理科学中表现得尤为突出,而管理学和经济学又是整个创业教育的基础。普遍的问题是学生对自身和社会的迷茫,对所学知识持怀疑态度和“无用”判断。我们看到,世界上有很多中途辍学但创业成功的企业家,他们的学历水平不高,但能抓住机遇、成功创业。而往往一些受教育较多的大学生却面临就业难等问题,这是我国大学创业教育所必须面对的一个问题。

3.鼓励多种形式的大学生创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