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暴力行为危险因素的研究现状探讨

2012-12-05

2.1 个性特征 个性是人类行为方式的基础,个性心理学者认为不同个性特征发生攻击行为的可能性不同。Valliant等[12]的研究发现暴力犯罪者的明尼苏达多相人格测定(MMPI)评分Pd、Pa、Sc分高于非暴力罪犯,反映暴力罪犯冲动、社会适应差、多疑、敌意、愤怒、情绪不稳定等个性特点。国内王小平等[13]用MMPI对精神分裂症攻击组和非攻击组研究也发现攻击组的Pd分高于对照组,提示攻击个体的冲动、好攻击、情绪不稳的人格特征。另外艾森克[14]个性问卷(EPQ)也常用于暴力行为的研究,国内邱昌建的研究结果显示暴力犯罪者的E分高于财产性犯罪者,提示暴力罪犯有更高的外倾性,富攻击性。结论与MMPI研究有些类似,反映暴力行为个体有其人格基础。

2.2 精神病理 一般认为,精神病人暴力行为发生率高于普通人群,且与精神障碍的类型相关,大多数研究肯定了精神分裂症与暴力行为的统计学联系,尤其是合并物质滥用者,有研究者报道酒精滥用合并精神分裂症发生暴力犯罪的危险是正常人群的25.2倍,是无酒精依赖的精神分裂症的7倍,Anger-mere[15]回顾了1990年以来所有的流行病学研究,认为精神分裂症和暴力行为间有适度而重要联系,但与物质滥用和反社会人格相比,这种联系要小些,且暴力行为的增加只限于特定的症状群。提示暴力行为与精神症状密切相关。一般认为幻觉、妄想与精神病人的攻击行为相关。Cheung等[16]对长期住院的慢性精神分裂症病人进行对照研究后得出以下结论:暴力行为与幻觉的声音、内容、情感有关,多数暴力行为病人有被害妄想,妄想使病人愤怒。而Stainert等[17]研究中用PANSS量表评估连续住院病人的精神症状,结果显示幻觉、妄想和被害观念等精神症状与病人的暴力行为之间联系无统计学意义,而与思维障碍、敌意明显相关。

3 环境因素

家庭是个体最早接受社会化的场所,人的行为、心理直接或间接受到早年家庭环境的影响。一些研究认为早年父母亲的暴力行为和精神病史、物质滥用史等不良家庭环境及幼年被遗弃、受虐待等创伤性生活经历与后期暴力行为相关。Hod-gins[18]对15 117名研究对象随访至30岁,发现单亲家庭使后代男性暴力犯罪增加2.02倍,女性增加2.09倍,提示早年不良家庭环境与暴力行为的关系密切。

Caspi等[19]进行了为期30年的跟踪研究,共追踪了1 037名儿童从出生到成年,其结果显示,与未在儿童期受虐待或很少受虐待的儿童相比,受严重虐待的儿童易于产生对抗社会的暴力行为。

总之,近年随着临床和研究技术的发展,对暴力行为危险因素的研究有了进一步进展。但由于暴力行为的定义不统一、缺乏暴力程度的共同度量标准及样本缺乏代表性等问题,加之人类行为本身的复杂性使各研究间缺乏可比性,导致研究结果的不一致。以后在高危人群研究的基础上还应进行多区域的纵向研究,使研究结果尽可能的反映总的人群,同时还应考虑生物、心理、社会各因素间的相互作用,使暴力行为危险因素的研究结论更为准确,为暴力行为的预测和控制提供更有力的证据。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