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构建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与机制

2012-12-03

(一)建立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预警机制

心理健康教育预警机制是通过家庭、学校、社会各方形成合力来预防学生心理危机的发生,其作用是及时发现和识别潜在的和现实的危机,以便采取措施,减少危机的突发性和意外性。

1.建立心理健康档案及信息跟踪监控制度。主要包括心理健康状况普查资料,咨询档案的汇总、分析、评估。新生入校后必须统一参加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组织的心理测试,中心应给每一位参加心理测试的学生建立心理档案,并根据指标统计得分,划分为心理疾病、有待观察、心理健康三种类型。根据评估结果,对问题突出的学生采取个别引导和帮助,对带有共性的问题开展有计划的专项宣传和引导活动,并建议学校相关部门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

2.加强专业教师的咨询和指导。心理咨询专业教师在值班、咨询、上课、宣传、讲座、答疑过程中发现问题学生时,应当热情、耐心地进行引导和帮助。如发现学生存在明显的幻觉、妄想及严重的行为障碍等精神疾病症状时,应当及时与学生管理部门联系,陪同患者到相关医院进行诊治。

3.把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到学生管理工作之中。学生工作处、年级等学生管理部门及班主任,应当把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到日常管理之中,开展深入细致的活动,帮助学生解疑释惑,缓解其经济、学习和生活方面的压力。在班级设立心理健康宣传员,他们每周向班主任汇报,发现问题及时上报,做到有问题早发现。学生管理部门发现学生出现严重心理问题时,应及时引导和介绍学生前往心理咨询机构寻求帮助。

教辅服务部门的人员直接接触和管理学生的日常生活,当发现学生出现行为、心理异常时,应及时向学生管理部门和学生心理咨询机构反馈,以积极引导和防范,避免不良事件的发生。

(二)建立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干预机制

心理健康教育干预机制是通过家庭、学校、社会各方形成合力来辅导、矫治有心理问题的学生,其作用是及时辅导和矫治现实的心理问题,采取措施,减少心理危机的发生。

1.建立学生三级危机干预系统,对有心理疾病及需要进行危机干预的学生实行动态管理。三级危机干预系统根据心理问题的严重程度,把干预对象分为心理危机高危对象(一级)、心理危机重点对象(二级)和心理危机日常关注对象(三级)进行干预。一级干预主要针对心理危机高危对象,通过个别咨询、转介、追踪等措施达到使学生心理康复,提高其对环境的再适应的目的。二级干预主要针对心理危机重点对象,通过个别咨询、小团体辅导等措施来提供危机调适。三级干预主要针对心理危机日常关注对象,提供讯息或适当的环境来预防心理危机的发生,以增进个人健康。主要的工作是:建立有益学生学习与成长的学校环境;举办全校性身心保健活动(健康课、团体辅导、文艺活动等);对教师、教辅人员提供咨询与协助。上述提供干预的主体包括专业咨询人员、相关教师、教辅人员和家长等。

2.建立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报告制度和心理咨询中心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分级报告制度,建立心理危机治疗体系、阻控体系、监护体系和救助体系,做到心理问题早发现、及时预防和有效干预。

(三)建立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保障机制

心理健康教育保障机制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现持续而有成效地发展的保证。学校要加强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领导和管理,成立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统一领导、规划、组织、协调工作;应该提供安全、舒适、完备的办公场地和设备,保证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正常开展;应设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专项经费,用于心理健康教育的师资培训、宣传教育、专家咨询,心理健康普查等;学校应制订、下发一系列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保障类文件,心理咨询与辅导中心内部也应制订相应的管理规定、工作职责和服务宗旨等规范性制度,从不同侧面确保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有目标、有计划、有秩序地进行,早日步入良性运行阶段。

学校还应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师资培训,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人才保障。培训分为校外专业资质培训、短期专业培训和校内自主培训。学校应要求教师通过心理咨询师培训,获得心理咨询师的资格证。此外,鼓励教师参加国家级和省级心理培训。同时,学校每学期可举办一至两次的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培训班,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学生工作队伍,来推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正常开展。

威廉希尔app 论文网为您提供心理学论文范文参考,以及论文写作指导和格式排版要求,解决您在论文写作中的难题。

威廉希尔app  心理学论文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