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积极关注和维护青少年心理权益试析

2012-12-03

当下传统教育思想观念的负面影响、不正确教育方式的直接侵害、应试教育“指挥棒”的消极作用,使得尊重和维护青少年心理权益徒有虚名。一种奇怪的现象是,天真无邪、活泼可爱的儿童背负着家长的期望和祝福欢天喜地走进学校的大门,没过多长时间,一些孩子就成了老师、学生和家长眼中的“顽劣”、“朽木”、“傻瓜”或“笨蛋”,成了怕学、厌学、恐学甚至逃学的“差生”或者“后进生”。他们的心理世界暗淡无比,变得消极悲观、压抑迷茫,变得麻木不仁、玩世不恭,或者成为攻击他人、集体与社会的问题学生。在应试“指挥棒”和升学分数线的筛选淘汰下,多数学生在离开学校、结束学业时都被贴上了“失败者”和“落水者”的标签。我们的学校教育产生了越来越多的“废品”(体质差)、“次品”(智能弱)、“等外品”(分数低)甚至“危险品”(品德歪),发现或者直接制造了越来越多的“低能儿”和“多余人”。学生要么成了“人上人”、“人外人”或者“另类人”,要么成了“机器人”或者“技术人”,要么成了“物质人”或者“经济人”,要么成了“单面人”或者“残疾人”,却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健康社会、和谐社会需要的“现代人”。

之三:教育人性化的反思

罗杰斯曾指出:“我相信,我们的教育体制不能满足我们社会的真正需要。我曾说,从总体上看,我们的学校是当代最守旧、保守、僵化以及官僚主义盛行的机构,也是最抗拒改革的机构”。从教育人性化的角度反思现实的学校教育,问题日益严重而突出。当下的小学教育是听话教育,中学教育是分数教育,大学教育是知识技能教育,而惟独没有“人”或人性的存在,缺少了人之为人的“成人教育”,从根本上在否定人性、忽视人性、违背人性、压抑人性,甚至扼杀人性。现今的教育存在着把人(学生和老师)“机器化”的倾向,学校之中“人不见了”,师生的人品人格失落了,“现代人”被完全物化了。“猫和老鼠”或“狼和小羊”式的师生关系,“驯兽化”、非人性化的各种教育体罚,让许多学生胆战心惊、心理危机四起,学校恐怖、学科紧张、考试焦急和教师惧怕等心理障碍在学生中已经不是个别现象。一些学校虽然打着素质教育的旗号,“应试教育”的惯例却越发不可收拾。一些教师还是习惯于师道尊严惟我独尊、居高临下盛气凌人,独占教学时间和讲坛,“一言堂”、“满堂灌”式教学,“有时这样的教育好像有效果,但其实有害,因为学生不在相信自己的经验。”教育的“异化”折射了教育人学的“空场”和人性观念的异化,学校教育培养了没有人性或者人性干瘪的“人才”或“才子”。与其说是当今社会在拒绝使用学校培养的人才,不如说是学校教育有意偏离了社会对人才的人性化要求。这样的教育越努力,离人性化的教育目标理想就疏远,教育的悲剧和闹剧就越频繁,这样的教育就越失重、越失败。

之四:教育方式的反思

当前,无视、践踏甚至有意剥夺青少年正当心理权益的现象在学校并不少见。当棍棒和戒尺被当作粗暴的“旧教育”或传统教育的象征,已经为人们有所淡忘时,“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心罚却又在校园里滋生蔓延,形成了一股令人忧虑的教育“精神浊流”。诸如谩骂、讽刺、挖苦、冷落、歧视、胁迫、恐吓甚至羞辱等违背教育人性的言行,总是在课堂上、教室内和学校中有意无意地上演。对青少年学生过多的批评指责、过分的尖锐刻薄、过高的严格要求、过强的惩罚力度、过度的整齐划一、过繁的消极暗示,都极大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对他们的心理发展和精神成长造成了严重的伤害。心罚对学生的心灵和精神的伤害更大,犹如慢性病一样,会长期危害学生的身心健康,有的甚至终生难以消除。畸形的教育培养出的只能是畸形的人,教育的“异化”必然导致人的“异化”。英国教育家洛克说过:“因为教育上的错误比别的错误更不可轻犯。教育上的错误正和配错了药一样,第一次弄错了,决不能借第二次第三次补救,它们的影响是终生洗刷不掉的”。 有人说“心罚猛于虎”,是非常恰当的,只是到目前我们的学校教育还没有能够予以足够的重视。

林崇德教授曾说:“我们用情感、智慧和期望托起来的新一代为什么与我们的距离越来越来远?我们用浪漫、纯洁和灵性为下一代编制的宏伟蓝图为什么与我们的初衷越来越不吻合?我们用泪水,汗水和希望筑起来的未来大厦为什么在没有经风雨之前就倾塌了?”当我们追问当代青少年心理发展究竟怎么了的时候,更需要追问教育的偏差何在。面对这样的社会现实和尴尬情境,教育的价值追求和发展路径真的到了应该认真反思的时候了。反思,它不是形式上的简单检讨、认错和修正,而是理智上的思考、对质和鞭挞,即对过去的所思、所想、所做进行一场“革命”。更进一步说,就是审视一下我们的教育观念、教育方式、教育过程、教育对策是否尊重了青少年学生的成长规律,是否尊重了青少年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反思是前进的第一步。反思不是目的,反思是为了更好地前进。如何解决所面临的问题呢?我们需要掌握与当代青少年心灵沟通的技巧,需要更新教师与家长的教育观念,需要学会用“新眼睛”和“新思维”看待青少年的心理世界,积极关注和维护青少年的心理权益。

我们这样分析并不是说教育应该对青少年出现的心理问题承担全部的责任,我们不能因为出现了诸多心理问题就否定当今教育特别是学校教育的功效,就否定教育的全部意义和价值。美国有句俗话:“养一个孩子需要一个庄。”这就是说,生活的社会环境对一个人的心理发展和人格健康成长同样至关重要。应该看到,青少年心理权益没有得到重视并不是一个孤立的教育问题,与学生生活的家庭、社会环境的影响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我们需要深思的是,面对日益突出的青少年心理问题,我们究竟应该怎么办?欧洲会议曾有一份报告指出:“如果年轻的一代不能从教育系统内找到他们所面临的疑难、焦虑和期望的问题的答案,我们就要冒非常大的风险,因为年轻的一代将会作出其他的选择。”为了从根本上减少和有效预防青少年心理障碍,我们必须加强和改进心理健康教育,积极关注和维护青少年的心理权益。这是教育回归人本化、人性化首当其冲的必然选择。

三、“让心灵充满阳光”:积极维护青少年心理权益

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青少年的成长需要青春的阳光,青少年的生命需要温暖的阳光,青少年的生活需要灿烂的阳光。据报道,2005年4月,由团中央、卫生部、教育部等共同发起、主办的大型社会公益活动——青少年“心理阳光工程”已经正式启动,其内容主要包括“认知行动”、“专家行动”、“走进校园行动”、“救助行动”等构成的一系列、分阶段主题工作,旨在对有心理问题的青少年进行提前干预,让他们走出心灵的阴霾,以健康的心态面对人生。相对于其他社会成员,青少年学生的心理成长与发展更加需要科学规范的心理健康教育,更加需要“让心灵充满阳光”。

1.积极维护青少年的心理权益,需要我们树立和谐的现代教育目标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