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据已有的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现行教科书中的男性角色远远多于女性角色,而且教科书中的男性角色占据着大多数如政治家、军人、科学家、发明家等专业知识强、具有主导性的职位;而教科书中的女性角色从事的则是小学教师、护士、服务人员等相对辅助性的、支持性的、比较简单的工作。随着年级和教育层次的升高,学校中的女教师越来越少,而男教师越来越多,学校中的领导职位也多为男性。
所有这些既是性别刻板化的表现,又会进一步成为性别刻板化的原因。例如,很多父母往往以教师的评价作为评价自己孩子能力的标准,因此,他们理所当然地认为女儿比儿子拥有较低的能力。当这种较低的期望直接地由教师传递给学生或者间接地由父母传递给孩子时,就会更多地降低女孩的自我效能感和自我价值感,女孩这种降低的自我效能感和自我价值感反过来又进一步加强了老师和父母的刻板印象。
3.社会传媒方面
现代社会中,书籍、报刊、广播、电视、电影等大众媒介,将各种各样的信息传递给人们,成为塑造人们心理行为的重要因素。关于性别角色的规范和标准,也会通过大众传媒传递和作用于儿童。电视、电影中经常会出现很多表现男女差别的镜头,这些镜头多表现男子的强健有力、勇敢、坚强、富于冒险精神,表现女子的温驯、柔弱、可爱、情绪化。这些大众媒介一方面表现了我们社会中的性别刻板印象,另一方面又进一步加强了人们的性别成见,成了传递性别刻板印象的工具。
三、性别刻板化的弊端
性别刻板化基本上给人一种男强女弱的印象。毫无疑问,这种偏见对于女性来说是不公正的,导致她们受到许多不平等的待遇,而男性似乎应该成为这种偏见的既得利益者。但是,研究表明,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都不会从中获益,下面将从健康、家庭、潜能发挥等方面对其弊端进行具体分析。
1.对健康的影响
由于性别角色刻板观念的巨大社会影响,当个体的行为与性别角色刻板观念不相符时,性别角色的社会期望便会形成压力,从而影响人的身心健康。这种影响对于男性尤甚,因为他们毫无选择地被纳入到狭隘的、非人化的强者阵营里。作为强者,他们从小就被要求“男儿有泪不轻弹”。因此,当遇到困扰时,男性比女性更不愿意谈论自己的情感,而且更不愿意寻求心理治疗,这就必然会对男性的身心健康产生较多的危害。在Cleary P D,Mechnic的研究中,主试发现,对同一件工作,当多数女性觉得满意时,多数男性会抱怨这一工作不符合自己的期望,经历更多的挫折感。这也可以用来解释为什么男性常感觉工作压力大、生活紧张,患心血管疾病的人数比女性高以及男性寿命为什么普遍较女性短。
对女性而言,由于其职业往往被看作是附加的角色,因此,职业女性,尤其是结了婚且有孩子的职业女性比其她女性更容易具有潜在的角色冲突与角色压力。Thornoton Bill等人的研究表明,在西方,有男性化倾向的女性比典型化的女性表现出更多的压抑与焦虑。
2.对家庭的影响
首先,当前我国大多数城市女性同男性一样外出工作,这就使得她们既没有时间也没有精力再像传统女性那样负责所有的家务劳动,需要夫妇两人共同分担家务。但是,性别角色刻板观念强的男性可能会认为做家务是女人干的活,不愿意分担家务、照料孩子,久而久之,会影响到夫妻关系和家庭和睦。
其次,性别角色刻板观念也影响男性和女性在家庭中的地位。性别刻板观念强的男性在家中可能扮演着权威的角色,而妻子则处于一种唯唯诺诺的弱势地位,家庭气氛比较严肃、沉闷。性别刻板观念弱的男性则很可能与妻子、孩子平等相处,家庭充满民主、欢快的气氛。
3.对职业选择及个人提升的影响
由于两性在体格、力量以及解剖学上存在的差异,传统上男性从事狩猎、建筑,女性料理家务、抚养孩子等这种社会分工在前工业社会是有其生存意义的。但是,在当今信息社会,社会角色更多的是社会文化因素的产物。因此,我们应在承认男女自然差别(如“体力”)的基础上,给予两性平等的选择机会,形成一种灵活而公平的、以个人兴趣与能力为基础的社会分工机制。但是,“男强女弱”的性别角色刻板观念,使得社会、家庭甚至女性自身对自己的期望都明显低于男性。成就动机的降低势必会影响女性的竞争意识和潜能的发挥,从而阻碍和限制自身的发展。
实际上,男性也是传统僵化的性别分工的“受害者”。因为,社会上评价男性的标准基本在于其事业成功与否。事业有成的男性普遍受到人们的认可和推崇,而那些职位低、收入少,甚至失业的男性则为人们所鄙视。长期以来,男性的地位是由其劳动产品的可交换性产生的价值来提高和巩固的,所以,当传统社会的性别分工仍潜藏于人们心中时,男性的地位仍旧要靠社会性生产的成功来维持。因此,男性也是传统社会性别分工的“受害者”。由此可见,僵化的社会性别分工不符合当前社会发展的趋势,不利于社会进步与女性发展。因此,逐步改变这种僵化的分工模式是十分必要的。
四、关于双性化人格教育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