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视频案例在心理健康教育课中的价值与实现

2012-12-03

1.心理健康课堂教学中视频案例的组织实施

视频案例的运用分三个阶段进行:课前准备,课堂操作,课后延伸。

(1)课前准备

分为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教师应根据教学大纲、教学要求和教学内容,结合学生实际,根据上述原则选好视频案例。每个学生也要进行充分的课前准备:第一,对即将学习的内容作全面而重点的预习;第二,针对预习内容思考学习的知识点是什么,这些心理知识能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哪些问题,本人如果在现实中遇到这些现实问题,应如何运用这些心理知识加以分析和解决。

(2)课堂操作

视频案例可以用于导入或讲授新课,甚至是课后拓展延伸,无论是哪种教学设计的运用,教师都要就本视频案例的内容要求学生谈谈自己的体会,进行师生互动。互动的内容主要是:第一,对案例有何看法;第二,视频中的主持人或嘉宾或当事人是如何认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第三,从视频播放中能学到的最有用的东西是什么?互动的形式可多种多样,从实践来看,笔者主要采用如下形式:第一,“沙龙型”,围绕视频案例的主题展开讨论,对视频案例进行分析和综合、归纳和演绎,弄清其前因后果和来龙去脉,最后总结应如何运用所学分析和解决案例难题的规律性知识;第二,“记者招待会”型,由学生当“记者”向教师发问,再由教师解答,通过一问一答使学生了解视频案例的精神实质,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三,“法庭辩论”型,把学生分为正、反两方,由教师或者一部分学生当“专家”,通过双方辩论,把双方所持的观点暴露无遗,教师作好记录,最后由教师作总结性评判,并指出各自的优缺点,使学生提高思维能力。第四,“演讲”型,由学生登台演讲,阐述自己所持的观点及其理由,其他同学加以评判,通过比较别人的观点与自己的观点,从中提高认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最后,教师应用几分钟时间作画龙点睛式的总结。总之,教师的总结与评述主要是看学生讨论的思路是否合理,分析方法是否科学,解决问题的途径是否正确。

(3)课后延伸

有些学生对播放过的视频案例饶有兴趣或仍不甚明了,这就有必要进行深入交流。交流的形式可多种多样,比如电子邮件、电话,或者约定地点进行面对面的交谈。既可以师生交流,也可以是学生间的交流,只要学生有兴趣交流下去,教师就要不厌其烦、创造条件,直至其弄明白并有收获为止。面向全班学生,也可以通过作业、写小论文等形式,对案例讨论的意见进行系统归纳与总结。

2.应用视频案例时需要注意的问题

(1)要注意安排学生课前预习

由于播放视频占用了一定时间,播放结束后还要进行讨论,如果还是按传统的方式授课,课时就会显得紧,因此,只有加强学生的课前预习环节,才能有效地开展课堂教学。

(2)保持教学与视频的互动

视频仅仅是一种教学工具,不能取代教师的作用。课堂上教师应该始终保持主导地位,通过视频适当地去引导和启发学生,从而达到互动的教学效果。如果不加选择地过度使用,将课堂变成视频播放的展台,就无法有效地完成教学目标,导致教学质量降低。另外,运用视频不是提高教学效果的惟一途径和手段,教学中不能为了视频而使用视频,不能以“人机对话”代替师生交流,应该从中设计师生课堂交流的环节,使案例成为增进师生情感交流的强梁。

(3)视频案例的应用是分析不是模仿

视频案例不是模仿的范例,而是研究的范例,许多学习者对案例中心理专家的操作技术非常感兴趣,如自我宣泄法、心理戏剧法等的具体操作与应用步骤等,但案例中专家给出的任何一种心理诊断结论与治疗方法都是建立在一定心理理论基础上的分析。所以在课堂中,教师应引导学生进行案例研讨,分析为什么要在不同的情境中采用不同的策略,而不是简单地模仿专家的心理操作技术,从而将知识内化于学生已有的知识体系中。

总之,视频作为一种教学手段引入心理健康教育的课堂教学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它再现了真实的情境,通过学生的观察、体验、讨论、反思,达到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但是视频案例对教学技术要求较高,因此在心理健康教育课中的应用受到限制。随着社会不断加强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希望能有越来越多的人员参与到心理健康教育视频的制作与教学研究工作中,推动视频案例在心理健康教育领域的应用,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整体教学水平。

威廉希尔app 论文网为您提供心理学论文范文参考,以及论文写作指导和格式排版要求,解决您在论文写作中的难题。

威廉希尔app  心理学论文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