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浅谈阅读驱走儿童的嫉妒心

2012-11-30

(一)通过故事帮助儿童认清嫉妒的危害

嫉妒心的产生与人最关心的事物有关,因年龄而异,因人而异。生活中儿童嫉妒的范围很广,表现形式也多种多样,归纳起来主要有如下几种情形:不能容忍身边亲近的大人疼爱别的孩子;对受到自己父母或老师表扬的其他儿童怀有敌对情绪;对拥有玩具、用品、零食比自己多而又不和自己共享的伙伴进行排斥。

当孩子心生嫉妒时大人可以给孩子讲一讲《雨伞和雨衣》的故事。

雨伞和雨衣是一对好朋友。一到下雨天,雨伞就得到主人的重用,因此,它过得很快活。可好景不长,雨衣得到了重用,雨伞感到非常失落,对雨衣的态度很快由羡慕变成了妒忌。一天,雨衣刚工作完,就舒舒服服地躺在一边睡起觉来。雨伞觉得这是个大好的机会,于是就来到雨衣旁,用伞头把雨衣扎了个大洞。干完了这一切,它满意地回到了角落。

又是一个雨天,主人把雨衣拿出来,发现有个破洞很心疼。他于是就用剪刀,从雨伞上剪下来一块布,缝在雨衣上。因为主人的手巧,补丁变成了一朵美丽的花,雨衣比以前更漂亮了,而雨伞却被丢在了垃圾箱中哭泣。

给儿童讲完这个故事后可以向儿童提几个问题:

1. 雨伞快乐吗?

2. 雨伞为什么要伤害雨衣?

3. 最终被主人丢弃的是谁?

4. 你愿不愿意做雨伞那样的人?

5. 如果你的好朋友经常受到老师的表扬,你会怎么办?

从上面的故事我们可以看到嫉妒主要有两方面危害:一是破坏人际关系的和谐,嫉妒的对象越多,关系冷淡的对象越多,给人际交往带来的妨害越大;二是造成个人的内心痛苦,正如法国文学家巴尔扎克曾经说过:“嫉妒者比任何不幸的人更为痛苦,因为别人的幸福和他自己的不幸,都将使他痛苦万分。”

(二)通过故事帮助儿童知道人各有所长

儿童在评价自己和同伴时,往往更多地看到自己的优点和别人的缺点。但俗话说得好:“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也有自己的不足。作为父母和老师,不但要正确地认识孩子,还要帮助孩子形成正确的自我认识。大人们平时应教育孩子理解人与人之间客观存在的差异性,让孩子懂得各人都有各人的优势和长处,但同时也都有各人的不足和短处,任何方面都比别人强是不可能的,也没有必要。

童话《小柳树和小枣树》能很好的阐述了这个道理。故事的大意是:春天,小柳树长出了叶子,很得意,由此就看不起光秃秃的小枣树。到了秋天,小枣树结了许多又大又红的枣子。小柳树看看自己什么也没结,这才意识到错了。故事借小柳树和小枣树生长情况的不同,赋予他们不同的性格特点:小柳树因为自己长美丽而得意,瞧不起小枣树;而小枣树不因为自己长得没有小柳树好看而泄气,也不因为自己能结又大又红的枣子而自大,相反还褒奖小柳树。

(三)通过故事帮助儿童树立自信

下面我们来阅读一篇童话故事《自信的小马》:

有一匹小马,胆小怕事,在动物世界中没有它不害怕的,从狮子老虎到小狗小猫。于是,他成了受气包,谁都敢欺负它。

一天,小马独自在野外啃着青草突然间,一只老虎向它扑过来。小马虽然吓得浑身发抖,出于本能,它还是用蹄子踢了这个庞然大物。也许老虎太饿了,它在不小心的情况下被踢倒后,竟然倒地不起。小马惊呆了,它怎么也没想到会是这个结局。

消息一下子在动物世界传开了。大家都来到小马身边,用敬佩的眼神看着它:“能打败大老虎,真是个英雄。”小马环顾周围的动物们,又壮起胆子看着躺倒在地上的老虎,这才相信自己真的不简单。

从那以后,小马对自己有了自信。

故事中小马起初由于缺乏自信,所以常掉入自卑的深渊中,因此也不可能赢得别人的信任与尊重。后来小马因一次“偶然”事件,提升自我形象,使其他动物对它另眼相看,因而迎来一份完全不同的美好生活。

我们可以向孩子提几个小问题,引导孩子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