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心理学论文是科技论文的一种是用来进行心理学科学研究和描述研究成果的论说性文章。
〔摘要〕心理资本(PsyCap)强调人的积极心理力量,为如何开发和发挥人的潜能提供了独特的视角。本文对心理资本的内涵、构成要素和特点进行了界定,述评了心理资本在教与学领域中的相关研究,并对心理资本在此领域中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心理资本;教育;新进展
一直以来,心理学一直都是从负面消极的角度来看待人们的生活。然而,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积极的心理品质(如乐观、希望、满意等)有助于预防和消除心理疾患,学者们逐渐意识到心理学需要研究“人的积极性”,开始考虑如何才能促进人们达到最佳状态,并且致力于寻找开发和发挥人的潜能的途径,从而使人们生活得更加美好。1998年,美国心理学会前任主席塞里格曼(Martin Seligman)和其他一些心理学家发起了积极心理学运动(positive psychology movement),号召心理学应该致力于研究人类的积极品质,帮助健康人更加幸福,发挥人的潜能,而不仅仅是治疗心理疾病。他们强调,心理学研究应该改变以往侧重消极心理及行为的研究取向,转而研究人的积极情感、积极特性和积极心理状态等方面,促进充分认识并发挥自身潜力,从而提升个人幸福感。从此,积极心理学将关注点引向积极方面的研究,给心理学注入了新的血液。
由此,著名组织行为学家、美国前管理学会主席 Fred Luthans等在2004年以积极心理学(positive psychology)和积极组织行为学的观点为参考框架,在分析了经济资本、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的特点及区别后,提出了以强调人的积极心理力量为核心的“积极心理资本(positive psychological capital)”概念,使人们开始深入研究心理资本(psychological capital,简称 PsyCap)。
在中国知网上搜索心理资本的相关论文,2004年至2010年共计120余篇,其中有关教与学领域的论文不足20篇。从理论上分析,积极心理资本作为一种积极的心理取向,会对教与学这一独特的双边关系产生积极的影响。学生能否在学习中充分发挥自身积极心理因素的作用,克服消极因素的干扰,这是教师最为关心的问题。因此,本文基于以往相关文献,从心理资本的角度,首先探讨了心理资本的内涵、构成要素和特点,其次述评了心理资本在教与学领域的相关研究成果,最后对心理资本在此领域的研究趋势提出了展望。
一、心理资本的内涵
心理资本的概念最早出现在经济学、投资学和社会学等文献中,主要指的是个体的自我知觉、工作态度、伦理取向以及人生信念、价值和认知的综合。
Avolio等人(2004)进一步提出心理资本是一种积极心理状态,它可以提升员工工作动机和积极工作态度,从而提高工作绩效,主要包括希望、自我效能感(自信)、乐观、积极归因和复原力等。
Luthans 等人则认为心理资本是个体在成长和发展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一种积极心理发展状态,主要包括自信或自我效能感(confidence or self-efficacy)、希望 (hope)、乐观(optimism)和坚韧性(resilience)四个方面。
2005年,Luthans等首次明确将心理资本定义为“个体一般积极性的核心心理要素,具体表现为符合积极组织行为标准的心理状态,它超越了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并能够通过有针对性的投资和开发而使个体和组织获得竞争优势”。他们依据这个标准区分了它与自尊、自我评价、情绪智力、积极心理特质等容易被混淆的相关概念,体现了心理资本可经后天开发的“类状态(state-like)”特征。Luthans,Aviolio, Avey 和 Steven(2007)通过比较法进一步阐明了心理资本的这种“类状态”特征。
2007年,Luthans,Youssef和Avolio又对心理资本的定义进行了修订,认为心理资本是指“个体在成长和发展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一种积极心理状态”,具体表现为:(1)在面对充满挑战性的工作时,有信心(自我效能)并能付出必要的努力来获得成功;(2)对现在与未来的成功有积极的归因(乐观);(3)对目标锲而不舍,为取得成功在必要时能调整现实目标的途径(希望);(4)当身处逆境和被问题困扰时,能够持之以恒,迅速复原并超越自我(韧性),以取得成功。
综上所述,心理资本作为一种综合的积极心理素质,强调人类的积极方面和优点,关注个人在面对未来逆境中的自我管理能力,体现个人对未来的信心、乐观、希望、坚韧和情绪智力等。在个人层面上,心理资本是指促进个人成长和绩效提升的心理资源。在组织层面上,心理资本是通过指改善员工工作绩效最终实现组织的投资回报和竞争优势。
二、心理资本的构成要素和特点
1.心理资本的构成要素
综合分析已有文献,不难看出,心理资本的构成要素大致分为以下三种(具体见下表):
第一种为特质( trait)论。特质论认为心理资本是作为个体的内在特质而存在的。少数研究者认为心理资本是一种人格特质,它主要包括:个性品质与倾向、认知能力、自我监控力以及有效的情绪交流品质等耐久和相对稳定的心理内在基础构架(Psychological Infrastructures)。Letcher和 Niehoff(2004)甚至将心理资本等同于“大五人格”。
第二种是状态(state)论。状态论认为心理资本是一种心理状态。例如,Avolio等(2004)认为,心理资本是指那些有助于预测个体高绩效工作和快乐工作指数的积极心理状态的综合。
第三种为综合论。这是目前大多数研究者赞同的观点。综合论认为,心理资本是一种同时具有特质性和状态性的积极心理素质。2006年,Luthans、Avolio等学者在说明心理资本的内涵时,进一步对心理资本进行了深入分析与研究,他们认为心理资本并不是简单的一种心理状态或者一种人格特质,而是两者的综合体,并借鉴了Bandura(2003)对自我效能感的研究中提出的“类特质(trait-like)”的概念,提出心理资本是“类状态 (state-like)”的一种积极心理力量,它既具有状态性,可以通过干预措施来开发,又具备特质性,相对比较稳定。
2.心理资本的特点
心理资本的概念正是从积极组织行为学POB发展而来的。它是对积极导向的、能够被测量、开发和有效管理的,从而可以实现提高绩效目标的人力资源优势和心理能力的研究和应用。通过对文献的整理分析,得出积极心理资本主要有以下几种特点:
第一,属于积极心理学范畴,强调个人的积极性和人的优势,而不是纠错与试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