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高师学生手部力量较强,但骨骼的定型也导致手指不够灵活。这样,多数学生的弹奏速度上不去,这方面能力较之儿童学琴更弱。那么,在手指独立性解决较好的基础上,要在触键的速度训练上下功夫。笔者在教学中发现,虽然发声的颗粒感和跑动速度是老生常谈的问题,但是学生往往对此并不是很清晰。究其原因,亦是高师学生的生理心理原因所致。这个年龄段学生的模仿能力较少儿时期有所下降。针对高师学生认知能力较强的特点,有必要将触键过程进行分解讲授,使学生明白与发声相关的物理过程,目的明确地进行手指控制练习。
3.柔韧性不够——音色
钢琴演奏需要极其丰富的音色变化,而高师学生中,有的手部骨骼的硬度较强,演奏时声音过于坚硬;也有部分学生手指过于柔软,演奏时声音缺乏穿透力,在处理音色时往往有力不从心的感觉。
总体来说,高师学生学习钢琴的生理条件方面显得有些先天不足。然而,在教学中,我们常常又是采用一种规范化教学模式,尤其是对条件稍好一点的学生,将其选拔为钢琴主修专业学生,教学形式尽量向表演专业水准靠拢。但不得不承认,二者在生理条件和学习背景方面确实有一定区别。如此,就产生了拔高程度、降低演奏要求的一系列现象。演奏效果达不到心理的预设标准,学生的求知欲望与动手能力之间从而产生矛盾,一定程度上也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高师学生钢琴学习的心理认知特征
然而,令人欣慰的是,经过普通高中学习的高师学生在心理认知能力方面具有很强的优势。这里的心理认知能力主要指学生的智力水平和学习的能力,学生已具备的知识水平基础,学习方法的掌握与运用,对新知识的接受能力等等。高师学生普遍具有较宽的知识面,接受能力强,能够运用科学的学习方法迅速掌握新的知识与技能。在钢琴学习方面主要表现为:学习效果易产生正迁移,善于理性分析和较强的音乐审美能力。这些因素也是直接指向钢琴技能学习的某些指标。掌握了这些特点,有的放矢的进行教学,一定程度上能够弥补某些学生在生理条件方面的欠缺,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学习效果易产生正迁移——左右手及声部的配合
迁移是学习过程中的一种普遍现象,指一种情境中技能、知识和理解的获得或态度的形成对另一种情境中的技能、知识和理解的获得或态度的形成的影响。产生积极影响的为正迁移,产生消极影响的称作
负迁移。①高师学生的学琴过程中,常常会发生此类现象:左右手之间或是各个声部之间的弹奏相互影响。对此,教师合理加以引导,可以有效地减除学习中的负迁移因素,提高正迁移效果。譬如,在复调作品的学习中,根据学生个人而异,谨慎地处理双手和各声部之间的学习顺序,使其产生积极的正迁移作用,将会大大提高学习效率。
(二)善于理性分析——音乐记忆及理解能力
高师学生经过高中阶段的高强度学习,自身已经具备较好的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进入大学后,师范专业在课程设置方面又十分强调综合素质的提高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再通过一些专业理论基础课如乐理、和声、曲式、音乐创作等课程的学习,其音乐分析能力在逐年提高。在背谱方面有一个普遍的现象:随着学生学习时间的增长,逐渐由机械记忆转为理解记忆。因而,在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进行作品分析,使学生由被动学习、机械记忆变为主动学习、理解记忆。
(三)音乐审美能力强——作品风格的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