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发现,内隐攻击性得分中、高组表现出了“一高二低”的特征,即忧虑性高、稳定性低、敢为性低。同时在次元人格因素上表现为焦虑性高、易激动,易出现不满意感。所以,高焦虑、情绪不稳定是内隐攻击性较强的大学生的共同特征。而敢为性较低也是内隐攻击性较强的大学生的人格特质,说明了畏怯退缩的个体并不一定就不具有攻击性,而可能是他们的攻击性被自身抑制住了,一旦遇到强烈的刺激,很难保证这部分群体不会发生攻击伤害行为。这也就是为什么近年来许多大学生攻击伤害事件没能够被提前预知、及时制止的原因。这也为学校的学生管理工作敲响了警钟,在学生攻击行为的预防工作上,不能仅仅关注那些平时行为不规范的个体。
研究发现,外显攻击性得分高者表现出“三高四低”的特点,即忧虑性高、紧张性高、怀疑性高,稳定性低、敢为性低、自律性低和有恒性低。当代大学生经历着一系列的内心矛盾,当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与日俱增时,他们普遍难以接受别人的批评意见,常常以自我为中心处理事情;当面临人际交往、学习压力和自我发展等问题时,常常感到无力解决。在这种情况下,人格上情绪不稳定和易受他人影响的特点,会使大学生极易在不理智的情况下表现出攻击行为。而不自信、悲观沮丧的心态,使他们不能承受挫折,在遭遇一点小挫折时,就表现出比其他人更多的攻击性。而多疑、斤斤计较的态度,使他们更有可能对他人表现出愤怒、敌对的攻击倾向。同时发现,越外向的大学生,其攻击性越低,这符合已有的研究结论,即性格外向的人爱交际,情绪情感能及时得到合理宣泄,这有可能减少攻击性的发生。
3.内隐与外显组的人格特征比较。
从研究结果可知,外显攻击性高组和内隐攻击性高组相比起来,多出了紧张性高、怀疑性高、自律性低和有恒性低四个特征,这使我们不得不去思考,当个体具有较高的内隐攻击性时,什么因素才会使他将这种潜意识的攻击倾向转化为外显的行为。班杜拉指出,个体具有了攻击性并不意味着他一定立即实施攻击,个体攻击行为的发生取决于特定的内外因素的启动或刺激。不难看出,高紧张性会使个体情绪容易激动,高怀疑性使得个体不善于与人相处,低自律性意味着个体对于自我的管理能力较差,而低有恒性意味着个体缺乏远大的理想和目标,并且缺乏认真负责的精神。以往我们仅仅把这些看作个体自身的习惯、缺点,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却不知道,如果这些人格特质比较稳定的存在于个体身上,这些个体会比其他人更有可能表现出攻击行为。这就提醒我们,在大学生管理和心理健康教育中,应该加强大学生人格教育,塑造大学生完善的人格,这样才能从内部因素上预防大学生攻击行为的发生。
参考文献:
[1]高桦。内隐社会认知:攻击性的理论和实验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博士论文,1998.
[2]Shuium Andrew Chen,杨治良等。“攻击性行为”社会认知的实验研究[J].心理学报,1996,29(1)。
[3]倪林英。大学生攻击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J].江西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5.
[4]朱婵媚,宫火良,郑希付。未成年人内隐攻击性特征的实验研究[J].心理学探新,2006,26(2)。
[5]银娟。大学生内隐攻击性与家庭环境的关系研究[J].河海大学硕士论文,2006.
[6][美]DavidR. Shaffer著。邹泓等译。发展心理学[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5.
[7]陈竹。不同个性大学生阅读攻击性图片的ERP研究[J].湖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6.
威廉希尔app 论文网为您提供心理学论文范文参考,以及论文写作指导和格式排版要求,解决您在论文写作中的难题。
下一篇: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