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城市化背景下企业农民工的心理问题

2012-11-22

2.3 努力营造对农民工有促进作用的良性环境 心理活动的演变离不开环境的作用,良好的环境能使人在心理上获得认同,情感上找到归宿,心理健康才可能实现。大众传媒应率先发挥舆论导向作用,引导市民以正确态度对待农民工,倡导市民与城市农民工的交往和互动。同时,媒体应关注农民工在城市生活中的困难和受到的不公正待遇,营造一种关心农民工的良好氛围,减弱他们的孤独感和边缘人心理。此外,用工企业应改善管理,创设具有安全性、宽容性和鼓励自主创造的工作环境和氛围,增强农民工的自我效能感,有效缓解他们的不安全感和自卑心理。

2.4 设立农民工心理咨询部门,为农民工提供心理疏导援助 社区和用工企业可设立农民工免费心理咨询部门,建立农民工群体的心理档案,对有心理问题的农民工人群及早引导、化解,帮助他们走出心理困境,避免问题严重化导致不良后果,尤其是农民工“融城” 过程中的心理调适和引导。

3 结论

农民工作为城市中一个庞大而又重要的社会群体,为城市的繁荣发展贡献了力量,但同时又有许多心理问题不同程度地困扰他们。政策和体制导致的身份和职业的差异使农民工产生不安全感和失落感,就业和分配的不公平使农民工产生被剥夺感和不满情绪,生存的压力、生活圈子的狭小容易使农民工产生孤独、压抑心理,理想和现实的差距使他们产生悲观情绪。因此,要从根本上解决农民工的心理问题,需要政府完善现有政策体系,实施有利于改善农民工生存状况的政策措施;社会各界的援助和支持;用工企业改善管理,创设良好的制度和心理环境;农民工全面提高自身素质,努力实现自我,真正融入城市生活。

参考文献:

[1]刘亚敏.农民工群体的心理困境与疏导策略[J].农业经济,2009,(7):8.

[2]时蓉华.社会心理学[M].浙江: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339.

[3]周小刚,贾伟强等.农民工进城后的反贫困经济学思考[J].农村经济,2008(5):125.

威廉希尔app 论文网为您提供心理学论文范文参考,以及论文写作指导和格式排版要求,解决您在论文写作中的难题。

威廉希尔app  心理学论文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