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浅谈如何满足学生社会心理需要

2012-11-21

归属感是一种社会接纳需要,是学生在课堂教学环境中所体验的多种交往需要中最有影响力的一种需要。只有感觉到自己有价值,并且认为属于班集体中有意义的一员时,学生才会对自己满怀信心,产生对学习浓厚的兴趣,在课堂教学中建立与老师和同学很好的交往和互动关系。学生长期缺乏归属感,就会导致远离教师、远离同学、远离集体的亚社会行为,或通过违反课堂社会准则的方式来吸引教师和同学的注意,导致超社会行为的产生,如充当课堂上“叛逆者”角色等,严重扰乱了课堂秩序,更不用说保证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有归属感,首先应尊重学生,使学生感觉到被关怀、重视和尊重。其次,要创建一个具有共同奋斗目标的良好班集体,在这个环境中,不但能让学生奋发向上,更能让学生感觉到家庭般的温暖。再次,要有意识地进行一些沟通活动,如建立共同心理的游戏,增进信任与合作的活动,教给学生沟通的技巧,采取小组学习等。

三、交往需要

从个体发展历程来看,交往是作为个体的人生活与学习的基本方式。对此,维果茨基在论述影响认知发展的要素问题时肯定了交往对人的心理发展的巨大作用。他说:“人所特有的被中介的心理机能不是从内部自发产生的,它们只能产生于人们的协同活动和人与人的交往之中。”从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来看,人的生活与学习仍然离不开人的交往。如果我们追溯一下人类社会的最初形态——原始社会,就会发现交往正是人们生活与学习的方式。教育的使命是教学生懂得人类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人类的共性与相互依存情况。教育的一个特定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感情品质,特别是在人和人的关系中的感情品质。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是教育的最基本的形式。

对学生来说,最主要和最重要的群体中的人际交往活动是同学之间的交往,同龄人之间的交流和合作是自我发展良好状态的标志,也是促进其进一步发展的一个不可多得的手段。同伴之间的交往不但创造了施展和锻炼社会交往能力的机会,也满足了青少年的自主要求,在亲子关系和师生关系之中,存在着依赖和被依赖、支持和被支持的角色区分,唯有在同伴之间,才可能是真正意义上的相互依赖和相互支持。同龄人之间的信息交流、心理沟通更具相容性和可接受性。良好的同伴关系和情感联结,可以将伙伴支持力量内化,形成积极的自我调节,对于培养学生合作交往能力、正确的自我认识、良好的社会责任和义务感及排除不良情绪的干扰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但是传统教学论忽视学生个人与群体之间的交往,甚至视课堂上学生与学生的正常交往为一种消极的破坏力量而加以扼制。另外,中小学生对课业知识的过度关注,往往影响了其人际交往能力的发展,丧失了自我整合的有利契机。

威廉希尔app 论文网为您提供心理学论文范文参考,以及论文写作指导和格式排版要求,解决您在论文写作中的难题。

威廉希尔app  心理学论文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