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心理契约在高校教师激励中的应用

2012-11-21

为了避免心理契约违背对高校和教师造成的不良影响,高校需要采取有效的管理措施将教师的心理契约从交易型或变动型引导为关系型或平衡型,只有这样才能够从根本上稳定教师,促进教师努力做好教学和科研工作。具体而言,基于心理契约的高校教师激励可以有以下一些措施:

1.加强学校领导与教师的沟通

高校教师的心理契约涉及学校责任和教师责任两个方面,一般而言,人们更习惯于以学校领导作为学校的代理人,而学校领导也习惯于以学校的身份出现在众人面前,因此高校与教师的关系在事实上容易演变成领导者与教师的关系。高校教师与学校实际上是达成了一种交换契约:用钱来交换花在工作上的时间,用社交与安全需要的满足来交换勤奋的工作与忠诚心,用自我实现的机会和挑战性的工作任务来交换优良的工作质量等等。如果这些期望得不到满足,义务被打破时,他们会失望甚至产生愤怒的情绪,并使人们重新评价个人与织织的关系。为了维持良好的心理契约,避免产生心理契约的违背,就需要加强学校领导和教师的沟通。通过沟通明确双方的责任和义务,了解教师的真实内心需求。

2.在日常管理中体现人性化

在日常管理中体现人性化可以满足高校教师不同的需求期望,除了薪酬以外,高校教师作为知识型员工还对很多非物质激励措施非常关心,特别是对于具有关系型或平衡型心理契约的教师更是如此。比如,高校领导可以通过让教师参与决策程序、增加工作自主权、承担更大职责、分配富有挑战性的任务等工作来满足教师的期望,这些激励措施不仅可以激励教师争取更好的绩效,也有助于把他们留在学校,管理中的人性化还体现在管理的差别化方面,一个人想要的,对另一个人来说可能是多余的,这就需要高校领导在管理中充分发挥管理的艺术,采取个性化、灵活性的方式满足不同教师的需求。

3.建立公正的业绩评价机制

虽然很多高校都建立了业绩评价机制,但不少高校的评价机制都缺乏公正性。学校在对教师进行工资调整、奖金分配等都是基于业绩评价的结果进行的。如果评价结果不公正,那么学校向教师兑现的物质待遇也就会缺乏公正性,这样就会出现心理契约违背的现象,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有必要改进高校的教师业绩评价机制,提高评价机制的公正性和客观性。具体而言,业绩评价指标可以分为教学能力、科研成果、日常工作三个部分,在指标标准设计方面,尽量采用量化的指标标准,这样可以提高业绩评价的科学性和客观性。

4.构建学习型高校文化

高校教师属于知识型员工,处于教学和科研的需要,他们对知识的获取应该是持续不断的,这也是他们职业生涯得以发展的基本保障。构建学习型的高校文化有助于促进教师的不断学习意识,持续提升教学和科研能力。构建学习型的高校文化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首先,积极宣传学习型高校文化的积极作用和意义,改变教师的观念,使其得到认同;其次,开展丰富多彩的学习性文化活动,比如教学大比武、科研明星评选、学术擂台赛等等,促进教师间不断的相互学习和交流;第三,逐渐建立和完善学习型高校文化的管理机制,使各项活动长期深入的开展下去,持续的发挥作用。

威廉希尔app 论文网为您提供心理学论文范文参考,以及论文写作指导和格式排版要求,解决您在论文写作中的难题。

威廉希尔app  心理学论文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