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校园韩剧热的理性思考

2012-11-20

现在青年一代大多是缺乏信仰的一族,没有明确的目标和理想追求,执著心少了,只活在当下,神圣感、憧憬感、敬畏感、依附感渐次消失,没有了追求,反而限人了迷惘。

他们学习,基本上是“被迫”的,没从心底里感到有一种使命的驱使或追求知识的快感。这样就造成了他们另一种形式的苦难,尤其是心理脆弱者,经不起一点打击,往往用逃脱的办法“解决”现实矛盾。

现  实生活与学习的单调、重复,使他们遇到任何一次例外,都感到新奇。当生活缺乏戏剧性时,他们就到影视里去寻找,暂时填补现实的单调、忘却掉现实的紧张。

韩剧给了他们一种逃脱的方式:他们的爱多美好!而我,是不幸的;小伙长得多帅气,我要是他就好了;那个妹妹太妙了!……

他们就在这种叹息、羡慕、评价、对比、渴望之中观看着、梦想着,却惟独没有了行动。

在历史上,汉赋、唐诗、宋词是它们各个时代最有影响的艺术形式;而现代,小说、剧本、影视则成了再造人们心灵的主要艺术形式,它明白易懂,逐步渗透于人们的生活之中,特别是处于感性阶段的青年,最易受到小说、影视的影响,可以借助虚构重新把他们拉人现实。

既然他们有精神的需求,就给他们上演一份纯洁的精神圣粲;既然无望于现实,就让他们从视觉中瞅见不可逃脱的现实,让他们在享受虚构的同时,感受到现实的紧迫吧!好的影剧能给他们以力量和爱心,给他们以道德和责任,给他们信念和勇气。

全社会都来关心那最有希望的一族。

由韩剧热还可以引发别的众多思考,可以由此透视很多的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我们只不过仅仅挑选出我国的影视界问题、父母问题和青少年问题,面对这些问题,我们理应有清醒的认识,在这些方面引起注意是必要的。

是父母关心孩子的时候了,特别是心理的关心;是包括影视界在内的社会各界关心孩子的时候了,他们太需要帮助了,他们简直是孤立无援,只有用影剧来打发日子。

在物质上,孩子要什么父母都给,条件是做个父母希望的孩子,既是说,孩子唯一缺乏的就是给予他应有的情感上的关怀和肯定。这个时代缺乏关爱、缺乏友爱、缺乏交流,这是这个时代的缺乏症。在孩子很小的时候,父母觉得养育有功,孩子的任何意见都不值得一提,任何成绩都不值得赞扬,这是孩子的自尊和动力的第一次受挫。后来,家长防范小孩上网与游戏,像是防贼。

孩子的沉默就代表反抗,对父母的反抗是出于“绝望”。

我们要看清孩子沉迷于各种影视剧的根源,那就是孩子长期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和快乐,大多数父母都自以为是,对孩子的“过错”指手划脚。

像人这样的感情动物,对情感和爱的需要是十分强烈的,也是非常敏感的。父母对子女的态度决定和影响着他们对待人生的态度。不要在“爱”的照耀下,投下霸道和不信任的阴影,那样只会带来伤害,甚至愤怒。马斯洛人本心理学认为,对人要从积极的方面的去看,每个人都有上进心,都会自觉地上进。鼓励他人,而不是批评,才能起到积极的效果,因为每个人都希望得到他人和社会的承认,一旦希望得以满足,就有了进一步的动力。

韩剧是文化工业的产物,是经过商业包装和设计的“美好”而“离奇”的故事,故事情节千篇一律、约定俗成。制作者的真正目的在于盈利,为了赚钱,剧情的设计竭力迎合青年男女的喜好,观看者并不知道自己中了设计者的圈套,一味的沉溺于感动之中。

这样,青年男女在韩剧中并不能学得到什么,他们不再反思,只是紧紧被故事情节牵动着、感动着,惟独没有了自己。通过“满足”精神需求的方式,韩剧轻而易举地控制了青年男女们,而且是在不知不觉中进行的潜意识深层控制。爱情故事好像成了人生的全部。.

韩剧到底提供青年们多少有意义有价值的东西呢?无论何种电视剧都是一些直观感性的情节,缺乏应有的理性深度,一味沉溺于此,势必造成人思维的表面性和局限性,无利于提高人的思维能力。

青年学生为何如此偏爱影视剧呢?是不是该反省一下我们的教育呢?教育是不是在什么地方出现了错误呢?感到读书、学习是那么的枯燥乏味,难怪要到书本以外去寻找乐趣。他们读书多是因为“被迫”,不仅是作业、考试的“被迫”,就连为了更好的工作、更好的生活,难道不也是一种变相的“被迫”吗?

学生对未知的好奇和求知的欲望去了哪里呢?教育怎样才能激起学生永恒的兴趣呢?教育若是压抑了创造性地发挥,就成为一种压力。需要反思的是,教育提供给学生多少自由创造的机会?提供给学生多少有关人生价值的、人生意义的思考?提供给学生有关做人、做事的道理?……

教育绝不应该成为技术性的生产活动,不应成为抹杀个性的社会机器。

威廉希尔app 论文网为您提供心理学论文范文参考,以及论文写作指导和格式排版要求,解决您在论文写作中的难题。

威廉希尔app  心理学论文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