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关于网络成瘾与非成瘾大学生心理特征比较研究

2012-11-15

本研究显示,大学生网络成瘾发生率为5.8%,此结果与国内外的相关研究[1,5~8]比较处于中间水平。导致研究结果不一致的可能原因为:(1)各国各地及不同时期的大学生网络成瘾发生率本身就存在差异;(2)各研究所使用的量表不同,在诊断标准上不尽相同;(3)在抽样方式和样本容量上不同。本研究调查抽样比较科学,样本容量较大,结果是可靠的。在网络成瘾的性别差异比较方面,本研究显示男生网络成瘾发生率显著高于女生(?2=37.23,P<0.01)。表明男生较女生更容易沉溺于互联网,这与以往的大部分研究相一致。

自我和谐是Rogers人格理论中最重要的概念之一,根据他的观点,个体有着维持各种自我与知觉之间的一致性,以及协调自我与经验之间的机能,如果个体体验到自我与经验之间有差异,就会出现内心的紧张和纷扰,即一种“不和谐”状态。本研究发现,网络成瘾大学生SCCS自我与经验不和谐分量表分及总分均显著高于非成瘾组(P<0.01),自我的灵活、自我的刻板无显著性差异。这一结果与王立皓等人的研究相一致[7]。提示自我与知觉之间的一致性差、与经验不和谐的大学生试图通过网络协调自我与经验之间的机能,有较高的网络成瘾倾向。

本研究还发现,网络成瘾大学生SES总分显著低于非网络成瘾大学生(P<0.05)。提示低自尊者有较高的网络成瘾倾向,借上网来降低自己的孤寂感与焦虑感,利用网络作为提升自尊的手段,低自尊、抑郁等因素在一些个体网络成瘾的形成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此结果与文献报道相一致[9]

一般自我效能感源于美国心理学家Bandura的自我效能感理论[10]。德国心理学家Ralf Schwarzer认为有一种一般性的自我效能感存在,是指个体应对不同环境的需求或面临新环境时的一种总体性的自信心[11]。本研究发现,网络成瘾与非成瘾大学生的一般自我效能感无显著差异。因为自我效能感作为个体对自己与环境发生相互作用的效验的主体自我判断,不是凭空作出的,而要以一定的经验或信息为依据。成瘾组大学生也许把自己在网络中的积极经验和信息作为自我效能感评价的依据,从而使效能自我判断朝向夸大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 林绚晖,阎巩固.大学生上网行为及网络成瘾探讨[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1,4(15):281

[2] 刘建银.互联网成瘾症研究的新进展[J].社会心理研究,2001,2:49

[3] 汪向东,王希林,马弘.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M].增订版.北京: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1999:314~320

[4] 张作记.行为医学量表手册[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杂志,2001,10(特刊):185~188

[5] Morahan?Martin J & Schumacher P. Incidence and correlates of pathological Internet use among college students[J].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2000,16:13

[6] 顾海根.上海市大学生网络成瘾调查报告[J].心理科学,2007,30(6):1482

[7] 王立皓,童辉杰.大学生网络成瘾与社会支持、交往焦虑、自我和谐的关系研究[J].健康心理学杂志,2003,11(2):94

[8] 许红,李小莉,胡宝,等.重庆某医学院学生网络成瘾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07,28(3):222

[9] 赵允鹏,姜华.论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原因及其教育对策[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9(4):72

[10] Bandura A.Self?efficacy:toward a unifying theory of behavioral change[J].Psychol Rev,1977,84(2):191

[11] Schwarzer R, Aristi B. Optimistic self beliefs: Assessment of general perceived self efficacy in thirteen cultures[J].World Psychology,1997,3:177

威廉希尔app 论文网为您提供心理学论文范文参考,以及论文写作指导和格式排版要求,解决您在论文写作中的难题。

威廉希尔app  心理学论文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