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浅谈如何让文学课程与心理健康教育水乳交融

2012-11-14

实践证明,凡是成功者都是意志坚强者。正如一句歌词所说的那样:“没有人随随便便能够成功”。意志坚强者能理智地面对困难和挫折,想方设法排除万难,千方百计克服挫折,进而实现预定的目标。所以,课堂教学除了多鼓励、多赏识外,还必须努力改进教学方法,人为地设置障碍制造挫折,以训练学生对逆境的承受能力,激发学生的潜能,打击其骄傲情绪,使其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生活。为此,在教学过程中,我进行了多种探索。

采用启发诱导或搭桥引路法,让学生从“扶”到“放”中学会灵活自主地学习。如在文学名词解释教学中,我点明可从时间、地点、性质、主要内容、主要体裁、代表作家作品、艺术特色及其地位影响等8个方面归纳后,即举一个范例,然后就让学生独立解释其他文学名词,以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而在教材中,没有一个名词是具备了8个要素的。学生就得翻阅其他书籍或上网查找资料,这样就增加了一定的难度,但学生却非常乐意而为之。

运用比较讨论法,引导学生通过纵横比照和讨论,探求各国文学的特点及重要作家的艺术成就。如中外文学比较探讨,欧洲和美洲文学比较探讨,欧洲各国文学比较探讨,美洲各国文学比较探讨,同一个作家不同时期的文学作品比较探讨,不同作家的作品比较探讨,等等,任何教材都没有答案,这让学生吃尽了苦头,但他们个个却乐此不疲。

对于典型人物形象的分析,我引导学生运用四步分析法。即:第一步,从总体特征上指出人物属于什么典型;第二步,通过人物的活动、心态、个性、经历说明他为什么是这样的典型;第三步:分析人物活动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揭示人物思想、性格的发展进程:第四步:联系作家本人的思想观念,揭示作家与作品人物的关系。教师做示范后,就让学生登上讲台运用这四步分析法由半独立到独立分析人物形象,以逐步提高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磨练其意志和毅力。一些平时较为软弱的同学,通过分析典型形象后就像其分析的人物一样逐渐坚强了起来,而原先坚强者则更坚强。

至于戏剧剧本的教学,我则把研究性学习法、问题发现法、情景教学法和分角色表演法结合起来,让学生在细读文本和熟记名词之后,揣摸人物的心理变化,分角色表演其中的片段或某一场戏。如教学《俄狄浦斯王》的第一场、《威尼斯商人》的第四幕、《伪君子》的第四幕第一场,等等。我都综合运用了这些方法进行导学导练。学生们知难而进,就算失败了,也流露出享受战胜困难的喜悦。

平时我还注意有意识地给学生加压力,鼓干劲。促其奋进。如规定每人每期要完成200万字的阅读量、撰写3篇小论文、制作1个以上的多媒体课件、每学习一章完了之后开一次讨论会,让学生通过自学或合作交流,比学赶帮,共同提高,从而锻造其坚定的意志品质和培养团队的协作精神。

六、延伸第二课堂,渗透自我教育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指出:“未来的学校必须把教育的对象变成自己教育自己的主体。受教育的人必须成为教育自己的人,别人的教育必须成为这个人自己的教育。”大学阶段是人生自我意识发展的最佳时期。在这一时期,人的独立性、自主性、自觉性己基本形成,此时把激发学生的自我心灵的反省和监控,作为第二课堂中心育渗透的核心,是恰到好处的。那么。怎样在第二课堂的活动中渗透自我教育呢?可以说方式、方法多种多样,我主要选用如下几种。

一是作文渗透法。作文是个体的劳动,是学生内心活动反映的一个途径,它可直接表现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著名教育家魏书生老师认为,作文要写出“形”并不难,而要写出“神”则非常不易。这里的“神”指的是文章所蕴含的思想、感情、观点、意境等,它的感染人、教育人的力量,取决于作者的人格力量。因而把作文与育人相结合,就可在写作过程中让学生不断增强认识自己内心世界和管理自己内心世界的能力,从而引导学生认识自我、战胜自我和超越自我。几年来,我要求每届毕业班的同学都要结合外国文学的内容和自己的心得体会写几篇题为《浮士德精神给我的启示》、《我与高尔基比童年》、《保尔·柯察金在我心中》、《再见了,四大吝啬鬼》的小论文,以及完成4000字以上的毕业论文。我还指导学生办手抄报,办期刊《画沙》和《鉴水潮》,出自编书、当编辑,编演课本剧等。通过这些写作活动,同学们在激扬文字、针砭时弊的同时,痛快淋漓地宣泄情感,入木三分地剖析了自我。效果显而易见。

二是日记、随笔渗透法。日记、随笔更是学生情感的反光镜,是师生沟通的桥梁。有学者认为,人需及时宣泄,这样就可充分缓解人的心理压力,调整消极情绪,达到心理平衡。我要求学生天天写日记或随笔。学生们在笔记本上把自己的喜怒哀乐暴露无遗。我及时翻阅,及时与之促膝谈心,及时解决实际问题,使他们的情绪得以转移、情感得以升华。

三是名言警句渗透法。名言警句也是学生心理保健的“绿色通道”,它闪烁着真理的光芒,体现着丰富的哲理。外国文学教材所选的作品都是世界文学库中的精华部分,里面的名言警句汗牛充栋。我组织学生经常搜集,反复背诵、定期交流。学生们深感受益匪浅。

四是演讲比赛渗透法。作为教研室主任,我经常与学生科、团委会、教务科等部门一起,面向全校学生,举办一些励志性的演讲比赛,从正面引导学生走好自己的人生路。近年来,我们举办的此类演讲比赛有《弘扬“四自”精神,争当文明标兵》、《我的苦乐观》、《金钱、地位在我心中》、《走自己的路》、《爱我母校,兴我高师》、

《我的大学生涯》、《我的终身从教构想》,等等,这对激励学生积极向上向善,无疑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此外,我们有时也运用书法比赛渗透法、游戏活动渗透法、辩论会渗透法、社会调查渗透法、教育实习渗透法、读书报告会渗透法、人物访谈渗透法,等等;所有这些,也是行之有效的。

上述就是我在外国文学教学中的思考与尝试。实践证明,将文学课程与心理健康教育融为一体,做到既教书又育人,是非常必要的,也是完全可行的,还是值得推广的。诚然,我们也应清醒地看到,做好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学科渗透也不是一朝一夕就可完美的。我们只有不断探索。不断改革,不断创新,才可以达到知识教育和心理教育的双重效果,从而不断地培养出更多更优秀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人才,完成时代赋予我们的神圣使命。

威廉希尔app  心理学论文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