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做好心理危机预警、干预工作和心理发展系统的三级体系建设。每年9月份均在全体新生中进行心理普查和建档工作,对筛查出有心理问题倾向的学生,主动约请进行咨询,2007-2008年,共接待学生217名,263人次,有效扩大干预面,做到及时干预。心理咨询中心每周确保10个小时的开放时间,通过个别咨询、团体辅导活动、热线电话咨询、网络咨询等多种形式,有针对性地向学生提供经常、及时、有效的心理健康指导与服务,同时注重做好严重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学生的转介工作。
2.4 以主题教育活动为载体,不断创新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工作
主题教育活动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有效载体。我校以每年5月25日“大学生心理健康节”和10月10日“世界精神卫生日”为契机,举办“昆明医学院5·25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月” 和“昆明医学院10·10大学生心理健康周”,开展大量主题鲜明、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富有特色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以心理科普知识、生活适应、自我分析、人际交往、家庭关系、情感、情商等为主题,以心理测试、心理咨询、心理沙龙、讲座、心理影片、团体心理辅导、短信大赛、征文大赛、心理普查建档、调研等形式进行。主题教育活动规模大、成体系,贴近学生生活,激发学生兴趣,每年均有2000多人次的学生积极参加到各项活动中。
在扩大活动参与面的同时,我们还非常注重活动的针对性,根据大学生活不同阶段以及特殊群体学生的心理特点,组织开展针对新生、“双困生”、毕业生等特殊群体的心理调适和心理救助活动。如针对新生开展“大学生活适应”、“情商与素质”、“人生与成才”等方面的讲座;针对“双困生”开展专题心理沙龙,进行自信训练和人际交往训练;邀请社会机构为“双困生”进行“自我突破训练”的体验式拓展学习。
3 开好一组课程,畅通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主渠道
课堂教学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渠道。学校高度重视并不断加强课程建设,将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纳入教学计划,结合医学学科的特点,开设了15门与心理学相关的专业课、心理健康教育类指定选修课和任意选修课。教学中,做到师资、教材、学时、学分“四落实”,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不断调整和丰富心理健康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通过案例教学、体验活动、行为训练等形式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并在思想政治理论、就业指导、职业生涯规划等相关课程中有机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相关内容,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
4 建好一个网站,拓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空间
网站作为现代信息服务平台可便捷、迅速地发布信息、提供服务,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载体。学校于2007年9月建立了大学生心理健康主题网站,内容包括10个栏目、200余篇文章以及“心理测评与在线咨询系统”登陆区,面向全校大学生开展网上心理健康教育、在线心理测评和心理咨询服务。近年来,学校不断加强网站建设,在创新栏目、丰富内容、更新信息、加强互动、提供优质服务等方面下功夫,不断推动心理健康教育进网络。
5 建好一个协会,增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力量
大学生心理健康协会是学生开展心理自助教育活动的重要途径。学校学生心理健康协会于2001年成立。近年来,学校不断加强对学生心理健康协会成员的培训和督导,指导协会开展心理讲座、心理知识宣传展、话剧、沙龙等大学生喜闻乐见、形式多样的心理自助教育活动,协助心理咨询中心开展工作,充分发挥心理健康协会在大学生心理自助和互助方面的积极作用。
6 建设好一个阵地,实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宣传全覆盖
宣传阵地是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媒介。学校高度重视并加强宣传阵地建设,充分利用宣传栏、橱窗、院报、学报(社科版)、广播等宣传阵地,大力开展心理健康知识宣传。《昆明医学院院报》(社科版)上设有“心理之窗”栏目,常年在广大师生中普及心理健康知识。由心理咨询中心指导、学生心理健康协会自办的心理健康教育专刊《心灵驿站》进班级、进宿舍工作也正在筹备之中。多种媒体作用的发挥,营造了良好的宣传氛围,实现了心理健康知识宣传的全覆盖。
通过上述措施,昆明医学院在推进和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方面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并取得一定成效,校园稳定和谐,学生身心健康,多年来本专科生没有出现一起因心理问题而导致的恶性事件。然而,面对日益激烈的竞争和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大学生学习、生活、择业、交友等方面的具体问题不断涌现,心理压力不断加大,难以应对繁重的学习任务和日趋严峻的就业形势,大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任重而道远,需要我们不断探索新形势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新路子、新办法,不断开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新局面。
下一篇:教学时应掌握的几种心理效能简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