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高校社团对贫困大学生心理的调适作用

2012-11-12

高校贫困大学生们都身负全家人的期望,家人指望他们成才,从根本上改变家里贫困的状况。因此,贫困大学生们都非常重视学习。但由于家庭条件和教育环境的不同,他们在学习成绩之外诸如社交能力、合作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动手能力、表达能力等方多面的能力没有得到应有的锻炼,整体素质偏低。笔者所在学校就曾有一位贫困大学生在上计算机课时发出这样的感叹:“这还是我第一次真正摸到电脑呢。”可想而知,这位学生绝对要比其他家庭经济条件富裕、从小接触电脑的同学在课业上投入更多的精力。经过调查,还发现进入大学后,贫困大学生在学校里担任学生干部、得到锻炼的机会也较少。如笔者所在的学校,据统计,贫困生在学生干部中的比例仅占10%。“不是不想用贫困生当学生干部,实在是贫困生的能力偏低,不能圆满完成各项任务”(一高校辅导员语)。高校社团则为贫困大学生的自我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贫困生们的想象力、创造力、独立思考能力等在组织和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得到充分地锻炼和提高。如常州工学院的“英语角”,已经成为学生英语实践的平台,提升了社员们的英语水平;计算机协会的社员们在不断的学习和交流中,已经形成了一去具有网页制作、硬件维修、部分软件开发能力的团队;校实践小分队通过到农村、社区等地实践调查,掌握了很多第一手的信息资料,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搜集整理资料的能力和处理突发事故的能力;“爱心社”提升了社员们的主人翁意识,增强了他们的社交能力等等。无论是学习类还是志愿服务类的社团,都从方方面面提高了贫困生们的素质,对他们的心理起到了较好的调适作用。

2.3 促使贫困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感恩”意识不断增强

高校社团活动在提升贫困生自助能力的同时,可以培育他们的“助人”意识,逐步消除惰性心理,克服“等、靠、要”的思想观念,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感恩意识。例如笔者所在的学校就充分发挥“爱心社”、“青年志愿者”等服务类社团的作用,鼓励贫困大学生积极参加社区服务、勤工助学、环保节能等志愿活动及社会公益活动,使他们认识到自己虽然已经得到帮助,但还有一些与自己一样困难甚至比自己更困难的人没有得到帮助,应该让爱心持续传递下去,使自我通过公益活动在奉献社会的过程中得到升华。在开展社团活动的同时,在潜移默化之中端正思想认识,在身体力行之中矫正价值取向,使其人格不断完善。

通过上述分析,高校贫困大学生普遍存在着较独特的心理状态,但只要我们在管理工作中注意准确把握他们的心态,鼓励他们经常参与形式多样的高校社团活动,引导贫困大学生心理意识不断成熟,促进贫困大学生整体素质不断提高,使其责任感和“感恩”意识不断增强,最终达到心理调适的,一定能使贫困生克服消极心理,振奋精神,健康走向社会。

参考文献

[1] 胡春光.试析贫困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及其教育方法.黑龙江高教研究,2003(2).

[2] 孙艳梅.特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与分析.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2006,(8).

[3] 李径宇.贫困的尊严[J].中国新闻周刊.2004,(211).

[4] 林良夫,吕澜,费英勤.高校贫困生助学策略管见[J].教育发展研究,2004,(3).

威廉希尔app  心理学论文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