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大专新生心理健康调查研究探索

2012-11-08

从结果分析我们得到利用《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量表(CSMHS)》测查大专新生的心理问题,其检出率为19.11%。樊富珉等人(2001年)使用SCL-90对北京大学生广泛抽样调查发现,大学生中存在中度以上心理问题的比例为16.51%,本研究检出率较之略高。外地同等学历院校的SCL-90测查结果参差不齐(27.8%~13.40%),这无疑都敲响了大专生心理健康的警钟。

男女生在各维度上的得分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仅有女生的躯体化和焦虑症状略高于男生,这可能与女生对环境变化更为敏感、对环境适应更为迫切有关。新生适应是老生常谈的话题,但仍需要我们给予足够的重视,并相应开展群体针对性的教育活动。

少数民族学生在学校内所占比例不大,但是他们有特殊的民族信仰和生活习惯,他们也可能是从某地区的主导民族变成为综合院校的“弱势派”,学习与广大的他族人群相处成了他们的又一项适应任务。相比汉族学生,他们出现的更多更明显的躯体化症状或许就是压力大的表现。

本研究中发现独生子社交更积极主动、面对性问题更坦然、对待自己亦不是特别严苛,一定程度上印证了社会评价。

社会角色的刻板印象和招生取向等原因导致了理工类多男生,文史类多女生,使得社交攻击性显示出专业差异,这提示专业的素质培养有待平衡。

农村生源的心理健康和适应较差,可能限于一时的视野狭窄、经济弱势,但他们有极强的自尊心和进取精神,更多刻意的努力和隐忍。因此既要给予保护和理解,又要鼓励其积极的自我表达和减压。农村和中小城市生源比大城市生源的性心理问题更突出,因此有必要针对性加强性教育。

五、结论

1.大专新生的心理健康总体水平有待提高,心理健康教育需要深入持久有针对性地开展;

2.女生和少数民族学生在适应过程中出现了更多更明显的躯体化症状,这需要我们予以关注;

3.非独生子女需要在社交主动性、性和自我要求上有更积极平和的心态;

4.农村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需要更多关注,尤其是在社交主动性、性心理、自我要求方面。

参考文献:

[1]樊富珉,王建中.北京大学生心理素质及心理健康研究.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1,(4):26-32.

[2]郑日昌,邓丽芳,张忠华,郭召良.《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量表》的编制.心理与行为研究,2005,3(2):102-108.

[3]陈其芝,陈晓光.843名高职大专新生心理卫生状况调研.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14(3):38-41.

[4]许艳.镇江市大专生SCL-90调查结果分析.卫生职业教育,2005.

[5]许凯莉,许云娥,陈玉兰.高职医学大专新生心理健康状况分析.四川省卫生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24(3):219-221.

[6]王英.大专生心理健康教育刍议.天津成人高等学校联合学报,2003,5(4):41-42.

威廉希尔app  心理学论文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