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关于荣格介析心理学的道家文亿渊源浅谈

2012-11-07

《易经》为中国群经之首。历史上许多学者认为它是儒家之作,而在台湾陈鼓应先生看来,《易经》的哲学思想实属道家而非儒家。对此.笔者深表赞同。《易经·系辞上传》说“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其中,太极也称为“太一”或“太乙”,即老子的“道”;两仪,指阴阳二气;四象为老阳、老阴、少阳、少阴;八卦则为乾、兑、离、震、翼、坎、良、坤。这是《易经》中著名的阴阳四象八卦本体论。荣格正是从这一理论中获得启示,提出了相应的人格类型理论。

l、阴阳与内外倾两种基本定势

《易经》云:一阴一阳之谓道。天地间一切事物的变化现象,无不依当时的时机与所处的地位,或者成为阳刚,或者成为阴柔,这一阳刚与阴柔动静变化作用不息的法则,正是宇宙的法则,更是人生的要谛。

荣格认为,虽然真我(self)是人格的根本目标,但却没有一个人完整地表达这个目标,我们都是从片面方式发展,例如,有许多人发展了意识的生活,而忽视了潜意识生活.女性忽视了男性的方面(阿尼姆斯原型),男性则忽视了女性方面(阿尼玛原型)。在此基础上,荣格提出了两种倾向的极性.或者称为定势,即内倾—外倾。性格外倾者向外活动,面对外界;性格内倾者较安心于其内心世界,并从诸如阅读和艺术的生活中取得较多的快乐。我们每一个人都有两种倾向.但是却往往是偏向一种倾向,而留下另一种倾向没有充分发展,成为潜意识。

2、四象八卦与人格类型

由于简单的内外倾分类不足以说明人们之间心理与行为的巨大差异.荣格引进了他称之为机能的四个调整变因。第一种机能是感觉.感觉是对物理客体的觉知.即通过感官意识到外界刺激;第二种机能是思维,思维是一种产生意义和领悟的过程,确认客体是什么东西并形成概念;第三种机能是情感,情感是权衡和评价的主观过程,即确定心理经验的情绪涵义;第四种机能是直觉,直觉是潜意识的知觉过程,它是关于我们心理经验之后意义的预感。这四种机能中,思维、情感属理智机能,感觉、直觉属非理智机能,分别与四象中的老阳、少阳、老阴、少阴相对应。

四种心理机能与内外倾相联系,构成了八种人格类型.即外倾思维型、外倾感觉型、外倾情感型、外倾直觉型、内倾思维型、内倾感觉型、内倾情感型、内倾直觉型,分别与八卦中的乾、兑、离、震、翼、坎、良、坤相对应。

张春元先生对荣格关于道家的解释推崇备至,称:“在此之前,从未有人用现代心理学解释中国道家,并真诚地将它提升为人的精神活力,减轻人生痛苦来践行。’,。其实.荣格对道家文化的接受与阐释是有其时代背景的。一方面当时“目的理性”主宰一切.“世界丧失魅力”(韦伯语),随着人类理性的异常发展,物质文明越来越繁荣,但人类白尔痛苦、焦虑、优愁反而日益加剧,生态平衡的破坏、能源枯竭、战争等等一系列问题成为悬在人们心上的利剑,特别是战争,经历两次世界大战的荣格体验尤为深刻.所以道家的“天人合一”、“自然无为”,这一文明批判之投向恰好成为医治人类深层痛苦的一剂良药.另一方面,西方哲学的认识以及现代物理学的研究都表现了与道家思想惊人的相似性。海德格尔、胡塞尔等人的思想不同程度地烙上了道家文化的印记。正是由于此,德国汉学家卜松山把道家文化看成是20世纪“时代精神的玩偶”。

荣格的分析心理学,可以说是西方道家热中的一朵奇葩。但是,正如卜松山所说,西方对中国道家的接受存在创造性误读。荣格对道家的阐释,无疑也是一种创造性误读,但是世界上哪一种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不是创造性的误读呢?中国人自己对道家经典的解释不也是见仁见智?何况,荣格为西方人理解中国文化找到了一个独特的视角,这种独特的视角为中西文化的深层沟通融合架起了一座桥梁。同时也为我们充分发掘我国古代文化的心理学意义.推进本土心理学的研究提供了一个良好的范例。一直以来.在中国人的心目中心理学是舶来品.所以无论研究或者教学,“言必称希腊”。而很早就有西方人指出:中国是心理学第一故乡。荣格的研究无可辩驳地证实了这一点.

1998年12月16日至20日,由国际分析心理学会(IAAP)与华南师范大学联合主办的第一届“分析心理学与中国文化”国际研讨会在华南师范大学召开。其间,美国加州东—西方整合学院院长LelandvandenDaele说一句语重心长的话,他说:“尽管荣格本人欣赏与推祟中国文化的心理学意义,但是这种丰富而深刻的意义还未被充分地吸收到分析心理学的体系中去.荣格的态度是对我们后代的心理学家的一种启示.荣格的欣赏将鼓励我们进行更为深人的探索。”,我们深信,在中国文化这块厚实的土壤里,将会盛开更为灿烂的心理学理论之花。

威廉希尔app  心理学论文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