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浅论“80后”农民工的心理障碍及调适对策

2012-11-06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离不开公民主体健康的心理品质,“80后”农民工是农民工的主体,其心理障碍是构建和谐社会必须迫切解决的问题之一。这是一项长期和系统的工程,需要国家和政府、农民工自身、用人单位及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农民工的心理问题。

1.推进城乡二元制度改革,消除对农民工的歧视性管理。首先,政府应该放宽对农民工获得城市户籍的限制,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逐步废除户籍制度,使农民工获得正式的市民身份。其次,政府应该全面改革与户籍制度相关的一系列制度安排,使农民工享受与城市居民同等的国民待遇。如逐步消除对农民工的就业限制,促进城市劳动力市场的整合,保护农民工的平等竞争权;修订有关法规,规定农民工的政治参与不是以身份而是以地域为标准,为农民工参与城市政治生活开辟途径;逐步将农民工纳入城市社会保障体系的覆盖范围,为农民工提供失业、养老、医疗、住房等社会保障,消除对他们的社会保障障碍。同时,提高其抵抗市场风险的能力,将农民工子女纳入城市义务教育体系之中,对其实行与城市学生一视同仁的政策,保护其义务教育权利;逐步废除暂住证等针对城市外来人口的证件制度,建立起统一的城市人口管理制度等。

2.加强对“80后”农民工的教育培训,提升其自身素质能力。(1)加强对农民工的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对客观事物的认知能力,提高农民工心理素质,增强心理抗挫能力。通过教育使他们做到能正确对待自己,对自己有恰如其分的评价;能正确对待别人,善交友,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能正确对待工作,热爱学习和劳动,避免精神空虚。只要他们对生活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不退缩、不逃避、不幻想,就能使自己的心理处于一种和谐、自然的健康状态。(2)加强对农民工的科学文化知识教育和职业培训。政府要组织建立民工学校、民工文化俱乐部等,提高农民工的科学文化水平,增强明辨是非能力。同时成立专门职业培训机构对农民工进行技能培训,提升职业道德。(3)加强对农民工的普法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增强青年农民工的法律意识和社会认识,让农民工了解国家政策,理解党和政府对他们的关怀,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增强他们对党和政府的信心,做一个遵纪守法的劳动者。

3.加强对“80后”农民工的组织管理,丰富其精神文化生活。农民工在城市打工,脱离了原来农村的组织与管理,而城市管理组织又大多采取“经济上吸纳、社会上拒入”的态度,使农民工成为城市和农村的“边缘人”,没有组织约束,自由散漫,极易产生各种社会问题。因此,必须加强组织与管理,具体做法是成立农民工自己的组织,如农民工工会等,从而可以通过正当渠道向政府表达其利益需求;制定保护农民工的政策和措施,严厉打击坑害农民工利益的组织和行为,如黑心中介、克扣拖欠农民工工资等等;开放城市组织体系,吸纳农民工进入社区组织、各级党团组织、工会组织、社会团体等各类组织,加强农民工事务管理,从而增强农民工的归属感。在此基础上,要努力丰富农民工的文化生活。根据“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从他们是文化创(下转第57页)(上接第55页)造、文化接受的主体入手,从他们的认同感和欣赏能力出发,当地政府要大力发展公共文化设施,改变文化服务供应方式和机制,将农民工的文化生活纳入社区文化管理,给予他们创造文化产品和活动的空间及舞台。

4.提供个案辅导与咨询,正确引导权利意识和市民意识的觉醒。个案心理辅导与咨询的目的在于帮助个人和家庭减低压力、解决问题,达到个人和社会的良好福利状态。对于“80后”农民工来说,往往个人能力,包括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都比较欠缺,这在某种程度上直接导致他们难于从根本上改变当前的弱势地位。因而有必要为他们提供多方面的辅导和支持,比如整合各种资源设立辅导机构,开通咨询热线等为农民工提供心理辅导、就业信息、法律知识,发展个人职业能力,解决心理烦恼,强化城市适应能力。同时,也要加强对青年农民工的公民教育,弘扬公民的权利意识和市民意识,呼唤公民义务与责任,引导青年农民工不仅以理性精神合法维护权益,还要不断增强社会责任感。

5.建立健全司法救助体系,维护农民工的正当权益。青年农民工是弱势群体,力量有限,他们对城市的不满与敌视,在一定程度上与其在城市的权益过度受损而又投诉无门的现状有关。虽然农民工的权益问题日益受到重视,但农民工基本上是分散的个体,其权利诉求能力还是非常有限的。所以,政府应该帮助他们成立自己的权益保护组织,加强对农民工的法律援助,加强由劳动、工商、司法等多部门支持配合的对农民工的维权行动,并把农民工中的代表纳入到政府组织体系中去,使农民工得到合法主张、保护自己利益的渠道。同时,城市政府应该坚决打击各种侵犯民工利益的违法行为,加强有关对民工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设,使民工在城市中不仅有生存的空间,更有发展的空间,从而减少青年农民工与市民的摩擦与矛盾。

6.加强媒体的正面引导,消除社会的误解和偏见。借助大众媒介,加强舆论引导,可以改变对农民工的误解和歧视。要加强对国家政策的宣传,端正社会特别是城市居民对农民工的认识。加强对农民工的客观报道和先进事迹的宣传,改变城市居民对农民工的歧视。更正社会对农民工的偏见,在全社会形成尊重、接纳农民工的良好氛围。转变对农民工的观念、加强同农民工的感情交流与沟通、建立农民工融入城市的承接平台,消除农民工的自卑和不满。

威廉希尔app  心理学论文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