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浅谈二语习得过程中的心理语言因素

2012-11-03

【编者按】:心理学论文是科技论文的一种是用来进行心理学科学研究和描述研究成果的论说性文章。威廉希尔app 论文网为您提供心理学论文范文参考,以及论文写作指导和格式排版要求,解决您在论文写作中的难题。

摘 要:第二语言获得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它是一种有意识或无意识的学习一种外语或第二语言的过程,它有别于第一语言的习得。第二语言习得一直是心理语言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主要研究二语习得过程中的心理语言因素。分析了第二语言获得的心理过程,包括语言认知过程和学习者的语言特征等;最后,分析了母语在第二语言获得中的作用。

关键词:二语习得;心理语言学;母语

1 二语习得研究在心理语言学中的地位

第二语言获得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它是一种有意识或无意识的学习一种外语或第二语言的过程,它有别于第一语言的习得。第二语言习得一直是心理语言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心理语言学研究的主题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 语言处理过程的研究,即研究日常的语言运作过程要经过大脑的哪些部位;(2)人类大脑中潜在的语言知识的研究,即研究如何描述母语使用者的语言机制;(3)语言发展及获得过程的研究,即研究儿童语言及成人第二语言发展过程中经历哪些阶段,并发展哪些语言机制。从语言获得的角度来讲,心理语言学家的主要任务就是分辨语言发展的不同阶段,以及在各个阶段语言的不同变化,因此二语习得是心理语言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第二语言的习得有别于母语的习得,二者的最大差异就在于,在二语习得之前大脑中已经存在了母语体系,已建立了一整套的语言模式,它既是学习第二语言的资源,又是干扰二语习得的根源。二语的结构类别必须建立在母语结构类别基础之上,如果说母语习得充分发挥或调动了人类与生俱来的语言习得机制的话,那么二语习得就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后天的输入, 在第二语言习得这一艰苦而复杂的心理活动中,学习者的年龄、智力、性格和动机等因素都起了很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研究二语习得过程中的心理语言因素。

2 第二语言获得的心理过程

从心理语言学的角度看,第二语言获得的心理试验研究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对语言处理过程的研究(processing studies),一种是获得研究(acquisition studies)。前者旨在描述第二语言使用者的内在的心理机能。这些机能使得语言使用者能够理解并表达其母语以外的第二语言。后者旨在研究第二语言使用者如何获得第二语言。这两个研究领域既有个性又有共性,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一方面,我们知道,语言获得是建立在能够处理所学到的语言结构及材料的基础上的;另一方面,语言处理及操作并不是完全为了获得语言而进行的。因此,第二语言学习者的语言处理能力并不一定与语言获得有直接的关系。

2.1 语言认知过程

心理语言学中运用认知理论对人的语言运用和学习的过程进行分析, 从而获得人们在语言习得过程中的心理活动和认知规律。这种分析方法也可以延伸到第二语言习得的分析中来。但是, 第二语言习得与母语习得的最大区别是, 它建立在学生已经掌握了母语系统的基础上, 这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在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中, 最基本的途径就是对语言输入的理解,“可理解的语言输入”是语言习得的必要条件(蒋祖康1999)。学习者接触到可理解的语言输入材料后, 首先引起大脑的注意。此时, 外部和内部的因素都会对注意产生影响。Skehan (1998) 认为, 一种形式越是频繁出现, 越可能受到注意。学习者通过对可理解性语言材料的处理, 产生一种语际语, 并在最后形成第二语言的表达, 这就是语言输出。在输入和输出之间, 大脑所进行的活动涉及到注意、记忆、思维、分析、迁移和语际语的形成等。从认知心理学角度分析第二语言的习得过程, 对于进一步揭示外语学习过程的一般现象和规律、提高外语教学水平具有较大的指导意义。

2.2 学习者的语言特征

学习者语言特征是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的中心之一, 它研究习得是如何发生的, 从而为第二语言习得理论的建立和检测提供依据。

第二语言习得的研究最早就是对语言学习者产生的误差进行分析。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 误差分析的重点通过学习者从第一语言向第二语言转移的程度创造性指出误差指标是学习的中介, 创造性指标是学习的语际。误差分析的结果有力地反驳了当时关于第二语言习得的行为主义观点, 认为第二语言习得或学习和任何其他学习一样是通过模仿、重复、强化来形成学习者第二语言习惯。大多数误差的产生并不是由于对第一语言习惯进行转移引起的。在学习过程中, 学习者的创造性不可忽视。在不同阶段, 学习者所犯错误的特征随着学习发展水平的不同而发生相应变化。

第二语言学习者所产生的语言跟母语一样具有内在变量, 学习者在不同的场合使用不同结构。虽然母语使用者有时也会违反语法规则, 但是第二语言习得似乎更容易引起变化。学习者根据语境的不同使用相应的语言形式, 也根据谈话对象的不同, 即情景的不同采取变化。其次, 学习者在正规情况下可能使用正确语言, 而在非正规情况下更容易使用转承语,即非正规的日常用语。

2.3 斯林克尔(Selinker)的“中间语言”体系

第二语言学习者所表达的各种类型的第二语言常被研究者们称为“过渡语言”(transitional competence), “近似语言”(approximative system) (Nemser, 1971), 或“中间语言”(interlanguage)(Selinker, 1972)。斯林克尔声称“中间语言”是一种特殊的语言体系,一种在第二语言环境下产生的语言规则系统。在描述中间语言过程种,斯林克尔指出以下只有4个程序是中间语言产生的基础:

第一,母语的影响。学习者母语种的语法规则转移到第二语言中,并用来表达思想。语言训练的影响。指学习者在第二语言课堂上由于过分强调某一结构而引起的规则转移。

第二,语言学习者学习策略的影响。

第三,语言学习者交际策略的影响。

第四,语言材料所引起的规则扩大化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