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现象学、心理学方法论及其蕴涵探索

2012-11-01

现象学主张对完整的行为和心理活动进行分析。胡塞尔认为现象本身是一股意识流(詹姆士的思想--意识不是一些割裂的片断,而是整体的经验,一种川流不息的状态),是能被主体直观描述的,绝非感性观察的各种属性的结合,这是现象学的整体观。整体观的体现有对象问题(现象即本质)和方法(本质即直观:本质的还原先于量的把握)。格式塔心理学认为经验是整体性质的,即格式塔。这种格式塔所具有的性质就存在于整体之中,整体不是各种元素的总和,它先于元素,决定着元素的性质。了解心理现象的最恰当的途径就是通过整体描述。人本主义心理学对心理的如实描述就是它的主要方法。另外,由于对现象采取整体把握,强调揭示事物的先验本质的目的,采取本质的还原与先验的还原方法,暗含对质的把握的重要性。许多心理学家因此重视质的研究,走从质到量的道路。

2.3主观范式

与实证主义相比,由于现象学的研究对象发生了变化,导致其研究方法也相应改变。实证主义对心理学的研究采取的是客观性和定量化的研究,这种研究多是在实验中进行的。但现象学面对直接的经验,它采用的是主观意识经验的整体体验和描述,设定意识主体与经验对象的意向性关系。然后再还原,寻求心理现象的本质。这种研究方法会带来极强的模糊性和不可操作性。特别是在对个案分析时,心理学家个人的主观因素对研究结果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现象学研究的主观性,并不排斥现象学研究也采用实验,但它与经典实验是不同的。

3、简短的评价

现象学方法论是在与实证主义方法论拉锯式斗争中发展起来的。它反对实证主义的机械论和还原论,提出研究整体的人,强调人的主体经验,关心人的价值、人的存在和尊严,开辟了人文取向的心理学的研究道路。运用现象学方法论研究心理学,反对将人看作机器,看作物,重视人的主观心理活动--现象。反对用研究自然的方法来研究人的精神世界,主张从人的现实存在出发,用现象学的还原方法来研究。一定意义上来说,这比实证主义的研究更接受人的真实心理。历史地看,现象学方法论扭转了实证主义方法论的偏向,截制了它在心理学中的消极影响,拓宽了研究思路,扩展了研究领域,丰富了研究方法,促进了心理学的发展。

但是,现象学方法论对实证主义的斗争是片面的,在认识到实证主义方法论的错误后,它采取了全盘否定态度,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非此即彼,显示了二歧思维模式。所以现象学方法的缺点正是实证主义方法论的优点。它强调纯粹意识式的直接经验,否定了心理的客观性,歪曲了心理的实质;运用加括号的办法将人和科学前见悬置起来,只依靠个人的主观体验,把心理学限制在纯粹意识领域,将其主管化;强调对人的心理的整体把握,但综合离不开分析,整体离不开部分;他坚持研究的主观性,把质的分析放在量的分析之前,甚至反对量的分析,割裂了心理的质与量的统一。它坚持问题中心,但它的问题是抽去具体的、经验的纯粹意识,决定了其方法只能是主观的。现象学方法论对实证主义的批判是不彻底的,它未触及到实证主义世界观上的唯心主义与形而上学,现象学把一切现象都看成人的自我意识,它在唯心主义道路上比实证主义走得更远。正因为如此,在过去100多年的历史中,它未能成为西方心理学的主导方法论。

参考文献:

[1]刘翔平:论西方心理学的两大方法论[J].心理学报, 1991年第3期。

[2]高觉敷:西方心理学史论[M],安徽:安徽教育出版社, 1995年版。

[3]秦金亮:西方心理学研究中的现象学方法及其启示[J].心理科学,2001,6。

[4]车文博、许波、伍麟:西方心理学思想史发展规律的探析[J].心理学,2001,8。

[5]胡塞尔:纯粹现象学通论[M].李幼蒸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2。

[6]彭运石:心理学的整合视野[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2,(1)。

[7]管健:现象学心理学述评[J].国外社会科学,2001,(3)。

威廉希尔app  心理学论文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