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建立大学生心理档案以及应注意的问题

2012-10-30

加强学生心理辅导、心理测验等资料的管理,提高管理的科学水平,有助于充分发挥心理档案的作用。建立学生心理档案在我国毕竟是一个新的尝试,因此,必须慎重地对待并处理好以下一些问题,以使学生心理建档沿着健康的轨道发展、完善,最大限度地发挥它的教育作用。

1.保持材料的原始性。档案概念的内涵是人类在社会实践活动中直接形成的原始的历史记录。建立心理档案要尽量做到材料的客观性,努力克服主观因素的影响,少使用或不使用评价性语言,多用原始记录性语言。

2.追求材料的完整性。学生心理档案的完整,一方面,从数量上要保证档案的齐全,使那些应该集中和保存的档案材料不能残缺短少,另一方面,从质量上,也就是系统性方面,要维护已有档案材料的有机联系,不能人为地将其割裂分散,或者零乱堆砌。

3.信守材料的保密性。学生心理咨询资料的搜集意义重大,许多资料涉及学生个人隐私权,具有法定的保密性。因此,对学生的个人心理健康档案资料严格保密是涉档人员必须严格遵守的职业道德。特别是属于学生个人隐私的问题,更应严格保密。只有尊重学生的隐私和自尊心,才能受到学生信任,取得学生的积极配合,使心理建档发挥应有的作用。建立心理档案本是一件好事,但如果管理人员不严格遵守职业道德,不为咨询者严守个人隐私,而把它作为曝光台,随意传播,不仅会把好事办砸,而且会触犯法律法规,反把教育者陷于尴尬境地。

4.避免材料的局限性。局限性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材料的历时性。学生的心理是随其年龄、环境等条件不断改变和发展的。心理档案材料是过去的记录,具有历时性,它既不能直接说明现在,更不能直接描述未来。它只可帮助我们预测趋势,制定教育对策。我们要充分注意到这一点,防止把历史性当即时性来用。二是材料的辅助性。学生心理档案材料只能反映学生综合素质的某一方面,并不是全部。当我们利用这些材料的时候,一定要综合考虑其他方面的材料,切不可以偏概全。

5.提高建档人员的综合水平。建档人员除了具备心理学、心理测量等方面的专门知识外,也应懂得一定的档案学专业知识,提高自己的知识素养,只有如此,才能形成真实、全面、科学性强的丰富的一手材料。我们常常看到,研究人员作了大量的心理测评等基础工作,但最终发现,留档的材料却价值不大,也就是说,想用的材料没有留下来,而留下来的材料却无用。所以,提高建档人员的综合水平,对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工作意义重大,不可轻视。

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方始起步,值得研究的方面还有很多,未知因素还存在。但它毕竟是心理教育工作者育人、科研的新领域,其宝贵价值就在于:心理建档填补了当代大学生教育的一个不应存在的空白。笔者相信,在各方面的关注下,在专业教育工作者的努力下,心理建档必将沿着健康的道路走向完善。

引文注释:

1周远清 《素质·素质教育·文化素质教育----关于转变高等教育思想观念的再思考》 见2000年4月5日《光明日报》

2高时良 《学记评注》 人民教育出版社1982年版

3《中小学教学管理》 2003年第11期

威廉希尔app  心理学论文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