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中小学校本研训:内涵、运行机制

2012-10-30

校本研训是教师职后教育形式之一,它与成人学历教育不同,缺乏学历教育所具有的压力和吸引力。教师对继续教育原有的一些消极认识会影响他们对校本研训的认识和理解。其次,一些教师往往带着急功近利的学习心态,对可直接照搬或模仿的课例、方法、做法持欢迎的态度,而对本该指导实践的教育理论学习心存排斥。结果事与愿违,导致学习效果不佳,影响了研训的质量。这种由错误的认识所导致的研训低质量,又“印证”了教师先前对研训的错误认识,消解了教师对研训的信任和信心,从而陷入恶性循环的怪圈。

(三)培训者素质方面的因素

校本研训的培训者主体是来自中小学校的优秀骨干教师,他们具有较强的教学实践能力,但由于我国传统文化中缺少对教师作为研究者的角色定位,他们更缺少相互培训、彼此分享的经验和习惯。倘若培训者再照搬职前培养院校的教师培养方式,从书本到书本,从理论到理论,缺乏对中小学现实问题的深入分析和教师需求的研究把握,势必会影响校本研训的质量。

(四)教师工、学、家方面的矛盾

现阶段校本研训的运行仍处在原有的管理体制框架之下。教师除了满负荷工作外,还要做大量的班级管理工作,教师工作强度大、压力大,同时还要兼顾家务和子女教育,加之目前各学校的校本研训一般都是挤占教师的工余或周末休息时间,使个人支配时间本已极其有限的教师更无暇反思学习、消化吸收和发展提高,这既影响教师参加研训的积极性和效果,又影响教师和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五)不合理教师评价的影响

一些学校为推动教师参与研训,对教师参加研训活动的情况采用自评、他评和学校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并将评价结果与教师的奖惩或利益直接挂钩。这种挂钩的结果使一些教师在自评时为避免压力或出于功利的原因,有意隐瞒自己的不足和缺点,回避教育教学过程中的问题或困惑,甚至有意抬高自己,失去了自我评价对促进教师发展的意义;也会使得教师之间因利益之争而相互提防不能敞开心扉,影响同事评价的客观性和所提建议的价值,削弱同事互评的功能。学校在对教师进行评价时,因缺乏与教师的沟通,不能帮助教师对自身的优势和不足有一个清晰的认识,也不能帮助教师对已经产生问题的原因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改进的建议,也就谈不上提高教师分析与反思的能力。

(六)教育环境的影响

从表面上看,校本研训的开展和教师的发展只是学校和教师个人的事情。但学校发展、教师发展既取决于自身的努力,还取决于外部的环境,包括社会对学校办学水平的合理评价程度、对学校法人的监督制约程度、对教师职业的理解程度以及各项制度的管理和激励成效,社会所能够提供的外部支持等。目前,这些方面还远不能尽如人意。无疑,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制约着校本研训的成效,影响着教师参与研训的积极性。

综上所述,校本研训虽以学校为主体,但并不囿于一校之空间和力量;校本研训虽以校为本,但“师本”是研训的前提和归宿。

威廉希尔app  心理学论文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