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榜样及其榜样精神在社会现实生活和相当一部分人心中几乎“失落”、“失灵”的痛苦现实,“魂”兮归来,成了我们当今时代一个最激昂的呼喊。同样,榜样激励法是培养大学生自觉遵守道德规范,形成具有时代精神的大学生风范的重要方法和有效手段,也是增强高校大学生的活力和凝聚力,提高大学生素质的重要途径。当前,如何有效发挥榜样的激励作用,重构榜样精神的激励机制,成为我们理论工作者和实践工作者必须作出理性思考和实践回答的问题。个人认为,榜样激励机制的重构要注重“四共”——共性、共融、共生、共建,才能帮助学习这实现与榜样共性契合点的找寻。
(一)共性原则
榜样选择要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实际性,要有与学习者的共性特点。选择榜样目标时,应该注意选择切实可行的各种层次、各种类型的先进典型,不能一味追求令人望而生畏的高、大、全的典型。榜样是时代的产物,而他的价值也在于时代的需要,应该跟上时代的步伐,树立新时代新形势下的榜样。当今社会,衡量英雄模范的标准应该放在对国家与民族的贡献上,应该把时代精英当成榜样让受教育者学习,应该宣传那些对社会进步与人类发展有突出贡献的科学家、企业家、管理者,让他们成为大学生学习的榜样,同时也应该引导大学生关注现实生活,认识人的价值,学会与他人和谐相处,学会健康快乐的生活,而不仅仅是传统的做好事、勤俭刻苦。由于大学生榜样具有人生经历与广大学生基本相似、榜样形象直观贴近、其先进性易于为大学生所接受并产生效仿效应等特点,所以树立大学生榜样,在激励过程中把科学的理论、远大的理想、崇高的信念与身边的榜样结合起来,通过褒扬和倡导学习校园里大学生榜样,对于实施精神价值导向具有重要意义。
(二)共融原则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正确处理学榜样与做凡人之间的关系,将榜样融入大学生的生活中间。榜样并不等于是“完人”,“完人”是对榜样的“神化”,也是对榜样精神的扼杀。没有缺点的英雄是不存在的,不要人为地拉大英雄与凡人的差距,让英雄远离了平民百姓。在宣传“学先进做先进”的同时应在观念上多倡导学生做一个正直的平凡人。英雄毕竟不是人人能做的,过分强调这一点就在心理上与大多数人疏远了,榜样激励也应该“以人为本”,榜样教育的现实性在于我们不仅要颂扬成功者,也要赞美平凡者。因为我们教育的首要目标还是培养现代的公民,只有这样才能回复到教育本身的功能与价值,体现出教育对每一位青少年的成长关怀。
(三)共生原则
榜样激励不能脱离道德教育的现实生活根基,失去它的现实人性基础,榜样个人与榜样精神要能与社会达成长久的共生状态。如果让一个典型树起来,典型本人却倒下了;榜样精神广为人知,而榜样却清贫如洗;人人赞扬榜样,但无人将学榜样付诸行动,这将是社会的悲剧。在选择典型时,可以通过深入挖掘身边的德育资源,积极发挥校园现实生活中大学生榜样道德的示范效应,把当代大学生高尚的精神风范渗透到全体学生中间去。在对道德的榜样激励中,立足点应放在做人立身处世上,应更务实,从小处着眼着手,加强“诚、信、廉、耻、勤”教育,培养学生最基本的社会责任感,侧重于宣传那种“平凡中的伟大”的感人力量。在选择与宣传榜样时,应该突出一个社会所需要的一些基本的道德品质,将榜样的伟大与平凡有机的结合起来,加强榜样激励的情绪感染力。
(四)共建原则
对良好的榜样行为应给予积极的强化,在榜样激励的过程中注重反馈与互动,实现共建。学生对榜样的模仿行为是否能持续、巩固、发展成为稳定的社会态度和行为习惯,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模仿行为是否受到正面强化。在高校教育中应加强校园文明建设,对校园中涌现的优秀人物要及时大力宣传,加强传播力度;对于良好的模仿行为要积极宣传,使良好的风气在大学校园中得到弘扬,成为大学校园中占主导地位的风尚。榜样行为的强化还应与榜样的实践性相结合。榜样激励是为大学生成长过程提供行为示范,落实到大学生的身体力行上才能发挥作用,因此要强调塑造真实感人、符合时代要求的榜样,反对弄虚作假的“高、大、全”式的榜样,同时为学生提供切实可行的道德实践机会,让他们把从榜样那里学到的品质在实践中得到锻炼,并使他们获得真实宝贵的反馈信息,得到学校与社会的认可,使他们的行为得到正面强化,从而巩固与强化自己的道德认识,全面掌握社会的主流价值与道德。
参考文献
[1]陈卓.当今中国榜样教育之尴尬——后现代主义的解读[J].浙江教育科学,2007,(1).
[2]朱明山.高校榜样教育效应弱化的原因分析及对策[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6).
[3]成云雷.当代中国道德建设中的榜样作用[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5,(5).
[4]雷开春.关于青少年榜样教育与偶像崇拜的心理调查及思考[J].青年研究,2000,(5).
[5]岳晓东.香港、广州、长沙大学生偶像与榜样选择之比较调查[J].青年研究,2000,(4).
[6]李文彬.榜样教育与青少年个性发展.青年探索,2000,(1).
[7]钱鸣放.关于优化先进典型环境的思考.河南社会科学,19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