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浅谈我国学校心理辅导模式探讨

2012-10-29

学校德育及学生管理工作,在我国香港、台湾地区称作训导工作。在论述这一问题时曾提出:比较而言,传统上训导较多强调规范和纪律;多从学校和社会角度看问题,较少从学生角度看问题;重禁止消极行为,轻鼓励积极行为(参见林孟平,1998,页322);这几点与辅导正好相反。提倡辅导,会不会有意无意地跟训导对立起来,或者误以为有辅导就不要训导了。其实二者是联系密切但分工不同的两种教育活动。在实践上,学校应该强调二者的照应、互补,而不应辅导与训导各自为政,甚至互相攻主讦。否则,结果是训导“训”出心理问题来,交给辅导去处理;辅导又“拨乱反正”,把训导奚落一番;学生亲辅导而恨训导,又导致训导老师与辅导老师的抵牾。从训导的角度来说,是有可能发展出一种具辅导精神的训导的,比如对违规的处罚,只要罚有所本,公平公正,且让学生明白何以当罚,并不一定会给学生造成心理上的伤害。从辅导角度而言,应该明白,人为一社会性存在,社会规范、社会秩序是人的环境中客观存在的力量,无视这些力量的完全的“自由发展”是不可能的;从另一角度讲,纪律和禁制亦有助于学生学会对自己的行为负责,把辅导关系所要求的理解、关爱和尊重曲解成迁就、姑息是不对的。简言之,学校辅导模式中,辅导与训导要往相辅相成的方向走,达致殊途同归的目的(林孟平,1998,页321)。在大陆开展学校心理辅导,在如何正确看待与处理辅导与德育工作的关系这一问题上,我们亦可持类似的观点。

至于辅导与学校其他教育活动的关系,辅导是学校教育一盘棋中的一块,不是学校教育的全部。即使是学生事务方面,辅导也不能包打天下。正如Show所指,人们容易忘记家庭、教师、青少年组织、某些社区机构,都有兴趣和责任关注青少年的事务(Show,1973,p.60)。因此,在设计学校辅导模式时,应该从学校教育的整体出发来考虑。不然,从消极方面说,有可能与其他教学教育活动发生冲突,引起其他部门的不满;从积极方面说,会白白丧失众多辅导资源。

沿着这个思路再往大些来考虑,应该考虑有意识地探索一种综合性的学校辅导模式,即把学校各种辅导资源充分调动起来,形成一种整体性的辅导氛围或环境,使得学生在这样一种具辅导精神的环境中成长和发展。香港在90年代后开始推行的学校辅导模式就是沿着这个路子走的,其名称为“全校参与的辅导方式”(Whole School Approach to Guidance,在香港又叫“学校本位辅导方式”)(香港教育署,1993)。台湾也是这样一个方向。笔者觉得,颇值得我们借鉴。

四、“全班参与辅导模式”设想

笔者受香港的“全校参与辅导方式”启发,作为一种探索尝试,在此提出一个“全班参与辅导模式”的设想。一是笔者觉得香港的“全校参与模式”仍有些局限,且对学校所有各科师资甚至是一般职员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在大陆不少学校未必可行(江光荣,1998)。二是以班级为基本单位的学校辅导模式会较有针对性、灵活性。比如同在一校,初一的辅导内容和方式可能和高二的很不相同。而且大陆许多学校是按学生程度分班,同一年级不同的班之间学生的同质性不高,亦要求“因班制宜”地开展辅导。“全班参与模式”较能克服“全校参与方式”不易照顾到年龄和班级差异的毛病。三是班级模式可能更易开展一些。因为不强求“全校齐上阵”,可以在有条件的班级先做。作为一种策略,如果一所学校中有一两个班开展辅导有所成就,那就很容易逐渐铺开。四是“全校参与模式”的所有特点和优点(林孟平,1995)都能在“全班参与模式”中得到保留,有的特点会比“全校参与模式”发展得更好。五是有些非常成功的班主任的工作非常像辅导,在中国传统中,对教师的“角色期待”历来强调传道、授业、解惑并重,大多数班主任对这一角色期待是接受或者有思想准备的。这也说明“班本模式”可能行得通。

下面就“全班参与辅导模式”在实体和组织层面的几个问题提出几点考虑:

1.“全班参与模式”中辅导活动的基本单位是班,但不排斥全校性的、小组的以及个别的辅导。如果以“发展、预防——防治”这一维度来衡量,“全班模式”把重点放在发展和预防这一端,但不是要削弱早期干预和治疗(Show,1973,p.77;林孟平,1995,页164)。

2.“全班参与模式”的主要辅导力量是班主任,提倡一种班主任和辅导教师密切结合、班主任工作与辅导密切结合甚至合一的工作方式,笔者视这一点为“全班参与模式”最突出的特点。

3.学校辅导组和专职辅导老师的工作是:对教师尤其是班主任进行培训和提供咨询,全校性辅导工作的计划,各年级、班级辅导活动的计划和指导,个别和小组辅导等等。

4.“全班参与模式”以主题活动为中心。这种主题活动不是一次性的、短期的,而是以一学期或一学年为时间单位,以发展某一心理品质或解决某一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为目标的长期性活动。如以全面提升学生自我形象为目标的某一主题,在这个主题统辖下,围绕主题组织一连串的活动,如辅导活动课、小组辅导、野外活动、学科教学中渗透辅导、主题班会以及家长学生联谊活动等等,而整个主题及各项活动又是事先有计划的。

5.把营造“成长环境”作为“全班参与模式”的基本工作目标。本文作者提倡“成长环境”这个概念。“成长环境”概念后面有两个重要理念:(1)发展性、预防性辅导是学校辅导的主要方向;(2)最好的辅导、最有利于学生成长发展的条件,是一种综合的环境,一种氛围。林孟平曾称之为“积极取向而人性化的校风”(林孟平,lg95,p.156)。理想的成长环境是弥漫着自由、信任、理解、安全和支持的师生关系、同学关系气氛的环境(全面地说还应包含家庭中的关系)。

6.从全校范围讲,各年级各班都有不同的“全班参与”的主题活动,每个年级在特定学年或学期应该有相对固定的主题项,它们是与当年及该班的学生特点相配合的。6个年级的全部主题项串连起来,应该体现出与各年级学生特点相适应的内容特点,以及发展上的顺序性和连续性。但是这些主题的形成要靠有理论引导的实践探索。

以上只是关于“全班参与模式”的一些粗线条设想,非常希望有同行与本文作者有同感和共识,更希望有在辅导第一线的同仁愿意去尝试,去完善。

威廉希尔app  心理学论文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