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社会生活中,人们过去已有的行为方式一旦成为一种模式,形成习惯以后,便喜欢安于这种现状,倾向于保护这种现有的模式,而不愿意付出更多的努力去尝试新的做法,这便是惰性。人的惰性心理实际上是保守、贪图安逸的表现,是根深蒂固的。正如鲁迅先生所描述的:“保存现状,连在黑屋子里开一个窗也不肯,还有种种不肯开的理由,但倘有人要连屋顶也掀掉它,他这才魂飞魄散,设法调解折中之后,许开一个窗,但总在伺机想把它塞起来。”[3]在新课程实施的过程中,教师的惰性心理是一种巨大的阻力,西方有的学者甚至认为,“课程实施的最大障碍就是教师的惰性”[4]。改革开放以后,我国职业的流动性增强,打破了终身制,而教师职业相对还算比较稳定,一些比较传统、喜欢安定的人也因此选择了教师职业。新课程的实施打破了他们原有的安稳环境,要求他们放弃自己已经熟悉并且习惯了的教学模式,甚至是一些非常成功的教学经验,重新去摸索一些适应新课程的教学方式,这是他们很不情愿的。所以,很多教师对新课改,特别是新课程的实施产生了抵制,这种抵制直接影响了新课程方案的执行。正如OCR模式所提出的假设:有计划的课程变革的成败,取决于课程领导者是否有能力克服教师对新课程计划的抵制[5]。由于惰性心理的存在,一些教师会采取“以不变应万变”的策略,用传统的教学方法来实施新的课程,从而使新课程在实施过程中又回到了老路上去。
四、焦虑心理
焦虑是任何一次新的变革过程中人们都会产生的一种较为普遍的心理现象。面对新课程的实施,许多教师都感受到了巨大的压力,产生了紧迫感。他们有的可能不愿意接受新课程,不想改变已经熟悉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但新课程的实施让他们已经到了不得不改的地步,因此而产生焦虑;有的是因为自己在心理上、知识技能上尚缺乏充分的准备,但新课程已经开始全面实施,因此而着急;有的教师则觉得自己的知识水平和能力有限,无法理解新课程的思想,不能胜任新课程的教学工作,因此而担忧。在“首期中小学骨干教师国家级培训全程评估研究”的调查中发现,88?77%的教师认为“教师的能力与水平跟不上素质教育和课程改革的要求”[6]。有些教师甚至担心自己不能适应新课程,因而成为新课程的牺牲品。适度的焦虑可以调动教师工作的积极性,激发教师的潜能,从而提高工作的效率,但过度的焦虑会使教师一直处在紧张不安的消极情绪之中,无法集中精力投身新课程的教学改革,不利于新课程的实施,也不利于教师的个人成长和心理健康。富勒等人(Fulleretal,1975)认为[7],教师的成长需经历三个阶段:关注生存阶段,这一阶段的教师往往是新教师,他们非常关注自己的生存适应性问题,这种生存忧虑使得他们把大量的时间都花在如何控制学生、适应教师工作上;关注情境阶段,这一阶段的教师已经感到自己完全能够生存,所以越来越关注学生的成绩,关注如何有效地组织教学;关注学生阶段,这一阶段的教师能够关注学生的个别差异和个体需要,对不同的学生确定不同的学习目标,选择不同的学习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新课程的实施直接威胁着一部分教师的生存。据教育部师范司有关负责人透露,所有教师将进行不低于40学时的新课程岗前培训,未经新课程岗前培训的教师不得教新课程,经培训后不适应新课程的教师将被淘汰。在新课程面前可以说所有的教师都是新手,他们都要重新经历成长的三个阶段。这本来是一个很正常的过程,但对生存的过分焦虑影响了教师的成长进程,使得很多教师更多关注的是自己能不能适应新课程的内容和方法,能不能在教师岗位上站稳脚跟而避免失业,他们根本无暇顾及教学的效果和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这对于新课程的实施是非常不利的。
参考文献:
[1]Fullan,M.The Meaning of Educational Change.New York:Teachers College Press,1982:39.
[2]Jackson,P.W(ed).Handbook of Research on Curriculum.New york:Macmillan Publishing Company,1992:403.
[3]鲁迅全集:第13卷[M].北京: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107.
[4]施良方.课程理论——课程的基础、原理与问题[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146.
[5]Gross,N.Basic Issues in Management of Educational Change efforts,in R.E.Herriott and N.Gross(eds.)The Dynamics of Planned Educational Change,1979.
[6]刘岸英.课程改革中教师心理冲突的理性分析与调适对策[J].当代教育科学,2003(4):26~28.
[7]陈琦,刘儒德.教育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