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心理健康的核心-自尊

2012-10-25

真正的高自尊是一种动态平衡的自尊。也就是说,自尊需要(或维护良好自我形象的需要)与自我现状(或当前的自我形象)之间呈现出一种动态的平衡。一方面,高自尊的人对自我现状常常是满意的,他们对自己的存在能力和存在价值充满自信,即使这种能力和价值并不比别人高;另一方面,高自尊的人虽然对自我现状很满意,但并非停滞不前。相反,正是由于他们对自己很满意,很自信,所以无论在生活中还是在工作中他们都恰恰表现出了社会所期待的良好形象,社会环境自然也就作出了良好的反馈,从而与社会环境形成了良性互动,进而不断改善和提高其自尊状况。正如Rosenberg所指出的,高自尊感不是指优越感。高自尊的人不一定把自己看得比别人好,他们只是能够怡然自得而已,高自尊感并不包括完美感[5](P50)。布兰登也曾指出,自信和自我肯定是自尊的内核,它们反映了自尊的最基本要素[6](P19-20)。这种自信和自我肯定使人看待自我和周围一切的目光明显地带有乐观、信赖和珍视的色彩,从而使其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心理状态。高自尊的人也会有失败和落魄的时候,他们的自我意象与自尊需要之间也会产生不和谐的冲突,但是他们在与社会环境的良性互动中可以较容易地化解掉这种冲突,并很快恢复心理平衡,从而保持心理的和谐与健康。

大量的实证研究证实,自尊与心理健康的关系极为密切。这不仅包括缺乏自尊(即低自尊)与许多重要的消极可能性如抑郁、焦虑、自杀意念、机能失调、问题行为等紧密联系在一起,而且也包括拥有足够自尊(即高自尊)经常与积极的心理健康和一般的心理幸福密切相关。

由此可见,自尊乃是心理健康的核心,是心理幸福的根源。这个核心的状态如何直接关系着心理健康的状况:高自尊由于良好的社会适应而衍生出心理健康的各种表现,包括健康的认知、健康的行为以及健康的心态;低自尊由于对社会的适应不良则导致了不健康的心理状态及其行为表现。

三、自尊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的重中之重

近年来,心理健康问题及心理健康教育越来越受到国内外教育界的重视。各种心理诊断、心理咨询、心理疗法等等都应运而生。总结起来,目前国内的心理健康教育有三种形式:一种是由正规的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机构开展的健康宣传和相应的指导与治疗;一种是由电台或电视等媒体开展的心理热线类指导;另一类就是由学校开展的常规的心理健康教育。可以说,前两种形式主要是面对大众的指导和教育,其重点一般针对已经产生了心理问题或心理困惑的对象,难免出现“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的现象,很难从人自身消除类似现象的发生,尤其是在其他人的身上重复出现。所以严格讲来,这种形式的教育只是一种治疗或指导、解惑,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心理健康教育。真正意义上的心理健康教育应该是一种“防患于未然”的教育,也就是第三种形式的教育。这种形式的教育更具有根本性的现实意义。

目前,我国由学校特别是中小学开展的心理健康教育已逐步走上了规范化的道路,但是目前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常常流于形式,或教育不得法。其主要的教育形式是开设心理健康课程,把心理健康作为一门课程来教,忽视了心理健康教育的特殊性。

由前所述,自尊乃是心理健康的核心。很显然,自尊教育也应该成为心理健康教育的核心。然而,自尊教育或者说心理健康教育并不像生理健康教育,靠灌输知识和简单的练习就可以奏效。如果只是教给学生什么是自尊,自尊有什么特点,有哪些表现以及应如何提高或培养自尊这些死的知识以图培养或提高学生的自尊将很难收到预期的教育效果。那么应该如何进行正确的自尊教育以改善当前的心理健康教育状况呢?

第一,课程教学与日常生活相结合是自尊教育的正确途径。课程教学是必要的,尤其是对于中小学生来说,教给学生有关自尊的知识可以有助于加强其对自尊的理解和重视;教给学生有关培养或提高自尊的策略则有助于其在日常生活中自我训练和自我教育。但是,课程教学是很不充分的,因为自尊教育的一个前提就是必须认识到自尊乃是个体与社会环境交互作用的结果。这就注定自尊教育具有很强的实践性,自尊的培养和提高必须在个体与环境的良性互动中才能有效进行。也就是说,自尊教育必须体现在日常生活中,体现在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和一言一行上。如果概括为一种教育模式的话,就是“尊重的教育”。它要求在日常生活中,教师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个性特点和成长、发展规律,尊重每一个学生的独特需要、选择与追求,甚至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不足之处和缺点。除了自身要尊重学生外,教师还必须做到两点:一是自身必须自尊,二是要教育每一个学生学会尊重他人和自己。有关“尊重的教育”的论述已有另文发表,在此不再赘述。

第二,成功和爱的体验是自尊教育的关键。自尊有两个维度:能力和价值。所以,培养学生的能力感和价值感是自尊教育的关键,体现到教学和日常生活中就是给学生以成功和爱的体验。前些年,挫折教育曾在中国、日本等国家风行一时,其目的在于培养学生抗挫折的能力和吃苦耐劳的精神。这种挫折教育虽然不等于失败的教育,但其实还是没有抓住心理健康教育的根本,即自尊教育。一个真正自尊的人,无论他是在苦水里长大,还是在温室里长大,他的心理都将是健康的,自然抗挫折的能力都应该强。一个从小不被人尊重,自尊也不足的人纵使尝遍了千辛万苦,在遇到心理问题时仍然无法正确解决。前段时间,马家爵事件闹得沸沸扬扬,一个贫苦人家的孩子,为什么连几句嘲讽的话这么点小挫折都承受不了?有心理专家分析说是不良情绪的长期积累致其犯罪。这种分析没有错,然而还不是根本所在。他为什么会有长期的不良情绪积累呢?其实,根本原因在于,马家爵不是一个足够自尊的人,他没有获得与体验到足够的自我能力感和自我价值感,而是要靠外界的良好评价来树立自己生活的信心,一旦当外界给予不良评价时,他的不良情绪就产生并逐渐积累起来了。因此,成功的教育和爱的教育才是自尊教育也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关键。教师应该针对每个学生的特点和水平给予不同难度的任务,在其力所能及的基础上靠自己的努力去取得成功,获得良好评价,逐步建立自尊和自信。对于学生的点滴进步,无论大小,都应及时反馈和评价。诚然,每个人都可能遭受失败和挫折,但一个已经建立起高自尊的人完全有能力应对失败和挫折,及时调适心理状态,从而保持心理健康。这在前面的论述中已经得到证实。爱的教育是发展学生自我价值感的关键,它更多地体现在教师对学生的无私关心和无偏对待上。无论学生是否优秀,教师都应一视同仁,给予“差生”更多的关怀和爱护是尤其必要的,因为“优生”往往在能力方面容易获得更多的成功体验。爱的教育在儿童早期尤为重要,其重要性甚至超过成功体验。因为在儿童早期,其能力是比较弱小的,儿童最先体会到的情感就是父母的爱。Brown & Marshall 指出,自尊在生命早期是根据生物因素与关系因素产生与发展的。就前者而言,儿童天生就有一种预先倾向,使之感受自我的方式有别,自尊具有一定的遗传性。就后者而言,父母—子女的关系尤其是依恋关系影响自尊的发展水平。如安全依恋的儿童更敢于探索外部世界,勇于冒险等,从而发展起更高的自尊[7]。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学校的自尊教育应该是家庭自尊教育的延伸和补充,自尊教育早在儿童入学之前就应该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