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十年研究回顾与思考探索

2012-10-24

(一)转变视角看儿童

近几年来,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呈增多趋势。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王极盛研究员对北京市8869名中小学生所做的心理健康状况调查(1997-1998年)表明:中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有逐年严重的趋势。“协作组”于2005年对北京、武汉、济南3个城市3000名中小学生的调查,也证实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有增多趋势,不容乐观。这种现象和趋势与心理健康教育开展的初衷相悖。如何看待这一问题呢?

笔者以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自开展以来,关注更多的是儿童的“问题”,对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也多以问题为中心,以解决问题为出发点。在实际工作中,研究者更关注的是找出儿童的问题,因而问题越找越多。有研究者据此认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出现了偏差,过多关注了儿童心理行为的消极方面。这种以消除儿童病态心理为己任的心理健康教育对儿童心理问题的预防不能发挥积极作用。心理健康教育不仅要解决心理不健康儿童的问题,更要促进所有儿童健康成长。据此,心理健康教育必须转变视角,强调人性中积极的方面和健康的功能,把儿童人性中的积极成分充分挖掘出来,使他们自觉、不断地追求美好。

(二)树立整体的研究思想方法

美国科学家R·罗森(R.Rosen)认为:“近代科学只重分析与实验的方法,在生物学的研究中,把生物解剖得越来越细,近四五十年更是攻打到了分子的层次。我们可以说把生命现象分解为分子与分子的相互作用,现在已取得了伟大的、惊人的成就,建立了分子生物学这门有充实内容的科学。但在这一发展面前,也有许多生物学家感到失望,我们知道得越细、越多,反而失去全貌。”生物科学尚且如此,社会现象、心理现象更要用系统、整体的方法加以研究。近几年来,协作组力图单独研究诸如动机、兴趣、习惯、意志、自我等心理因素,并试图通过改变这些因素达到调整学生心理健康状态的目的,然而收效不大。关键的原因是无法了解和掌握其他心理因素对儿童整体心理发展的影响和作用。为此,心理健康教育研究必须转变思维方式,用整体的思想方法研究儿童,把儿童看作一个整体,在儿童与社会环境的联系中研究如何让儿童心理健康成长。

(三)心理健康教育要从婴幼儿开始

随着心理健康教育的深入开展,研究者越来越认识到儿童婴幼儿时期的经历与其心理发展水平有密切的联系,因而心理健康教育有必要向低年段延伸。现在,心理健康教育应首先促进儿童心理健康发展、预防儿童心理问题已成为共识。但是,婴幼儿的心理建康教育究竟应该怎么做,还是一个值得认真研究的课题。笼统地说,心理健康表明的是个体适应环境的状态,是个体经过自我调节与环境之间高效率、快乐的适应情况。但是,婴幼儿适应社会环境、进行自我调节的能力还不成熟,社会化程度也不够,因此,婴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必须在良好、健康的社会环境(家庭、幼儿园)中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不仅要关注、研究儿童的情绪行为,更要教会儿童从小学会各种符合社会要求的行为规范;从人格教育人手,培养儿童的自我服务能力,使他们从小学做人,具体包括:学习生存和生活——学做健康人;学习交往和关心——学做社会人;学习创作和学习——学做智慧人。需要强调的是:在培养儿童良好行为规范的同时,也要预防心理健康问题的发生。

(四)整体推进心理健康教育

自教育部《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颁布以来,大部分中小学都已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并取得了一些成果。但是,还有部分学校对心理健康教育存在误解:有的学校认为青春期教育就是心理健康教育;有的学校认为开设心理课就是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有的学校认为搞好学习辅导就是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还有的学校认为开展团体心理辅导就是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其实,以上内容都是心理健康教育的部分内容,是某一个点而非整体。由于只看到了“点”,许多学校对心理健康教育缺乏全面的认识。再则,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内容和方法也不够统一、规范。笔者以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应包括以下内容:心理咨询室、心理辅导课、在学科及活动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家校沟通。其中的每一部分既可以独立存在,又可以与其他部分相结合。同时,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需要加强沟通,统一认识,规范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管理等,从而整体推进心理健康教育。

威廉希尔app  心理学论文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