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关于青少年逆反心理的成因及对策

2012-10-23

3.优化学生教育的外部条件,努力创造良好的教育情境。积极向上的班集体、学生会、团队基层组织、健康的舆论、团结友爱自尊自强的班风、良好的师生关系与同学关系等,就是学生受教育的外部条件、有力的教育因素和积极的心理氛围。

4.注重了解青少年心态,努力体现教育的艺术。及时了解学生的心态,激发学生的内在需求,捕捉教育时机,以优良的教育艺术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是防止和克服青少年消极逆反心理的重要途径。

首先,教育者要经常从学生的行动情绪反应,来了解其心态与变化,发掘闪光点和积极因素,把握教育契机,如能在此时此刻对这学生加以引导,就能渐渐消除逆反心理,使之向积极方面转化。

其次,是针对学生的不同个性等实际情况,以及不同的时间、条件和情境,因人因时因地地运用说服。榜样、道德评价等方法进行正面引导,重在提高学生的认识,使之掌握正确的思想、观点和方法,

再次,是要发扬学生的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每个学生都有优点和长处,只有集体和教师关注这些优点和长处时,学生才会产生上进心。

最后,是要求教育者有良好的教育心态,教师要关心每一个学生,充分尊重、信任学生,遇到偶发事件时,对学生的失礼言行要制怒,理智地进行冷处理,对学生一时想不通的问题和教育过程中出现的反复,要善于正确对待,耐心教育,直至学生接受教导。

5.重视心理疏导,努力控制逆反心理。教育过程中针对学生消极逆反心态的特点与成因,教师要用有效的方法进行疏导。要注意运用“自己人效应”,站在学生的立场,把教育者置于学生的心理位置去认识、体验和思考问题,从而选择适当的方法去处理问题,这样就会缩短教师与学生的心理距离,引起师生情感上的共鸣,有利于控制学生的逆反心理。

6. 引导青少年正确对待挫折和失败。调查研究表明,31.2%的学生不能正确对待挫折与失败,52%的学生往往对自己的成功作内在归因,对自己的失败作外在归因。即总是赞赏自己学习的成功,认为是自己的能力强或自我努力的结果;对学习上失败,常常将责任推在题目太难,老师偏心,运气不佳等情境因素上面。而对其他同学学习的成败却作出相反的归因。

7.发动学生做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由于身份、年龄等差异,青少年往往有意无意地对师长的话有一种抵触心理。而对年龄相仿、身份相同的同学,往往不会有戒备、抵触心理,同学的话更容易入耳。许多情况下,教师发动学生做学生的思想工作往往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8.教师要学会宽容,要有大度。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何况是心理发育未成熟、自控能力较差的青少年呢!首先,教师要理解学生难免犯错误,犯点错误没什么大不了的。这样,教师也就不会为了学生的一点错误而大动肝火了,就能够心平气和地对待犯了错误的学生了!

总之,青少年逆反心理的成因与疏导方法是每个教育者都必须探究的一个课题,掌握青少年逆反心理的实质,了解逆反心理形成的原因,对学生的逆反心理进行疏导,是我们进行素质教育必不可少的前提之一。

【参考文献】

[1]林崇德,杨治良,,黄希庭.心理学大词典[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

[2]田丰.青少年的逆反心理与对策[J].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0,(6).

[3]刘宗粤.关于逆反心理现象构架的解析[J].探索:哲社版,2000,(5).

[4]袁章奎,白杨,石艳梅.青少年自我价值感与自信特点的现状调查[J].教育科学论坛,2005,(2).

[5]田晓娜.学生的心理与意志品质的培养[M].国际文化公司出版.

威廉希尔app  心理学论文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