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浅谈国外学校心理辅导发展的新特点

2012-10-22

一直以来,心理辅导与小学较少发生关系。按传统的看法,小学生由于思想单纯而较少发生心理冲突,加上有老师的密切关心爱护,无需辅导也可平稳过渡到中学。

随着时代的发展,这种传统的观念不断受到冲击而改变。教育家们看到:一个人幼年的经验和他一生的其他阶段同等重要,且幼年的经验是后来发展的基础。所以把辅导贯穿于整个教育历程成为辅导界的共识。美国自1958年国防教育法案颁布后,几年的时间内,辅导员的人数已增加两倍。在后来的增订案中,又将辅导的范围延伸到幼儿教育和二年制学院。目前幼儿辅导正在酝酿中,小学阶段的辅导已付诸实践。在美国有不少教育机构正在培养小学辅导员,不少学区开始在小学中增加辅导员的编制。

美国小学的辅导项目有:1.依个体发展重新设计课程,而不拘于某限定的成就标准。2.引导学生把精力用于表现合乎社会要求的行为。3.重视教室的心理卫生。4.加强家长与教师的联系。5.增进儿童身心和创造力的发展。6.协助特殊儿童(如资赋优异、智力低下、身体残疾、文化贯之等)达到特定的目标。从目前情况看,在小学中推广心理辅导已形成潮流,今后将会延续下去。

五、心理辅导重点将由矫治转向矫治与发展并举

国外学校心理辅导传统的价值取向仅着眼于矫治的层面,只为少数有问题和适应有困难的学生提供服务,注重补救性工作而忽视对正常学生的辅导。现在矫治性工作虽是辅导工作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但强调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水平,发挥学生潜能的发展性工作却日益受到重视。美国学校辅导主任协会在所制定的“中学辅导主任的工作”中就明确指出:“发展性的指导是指导工作的组成部分,这个指导是努力对学生成长的有计划的积极的干预,从而推动学生各方面——个人的、社会的、情感的、生计的、道德的、认识的、审美的——都得到发展,并促进这些方面综合统一到个人的生活方式之中。”(转摘强海燕、花永泰《今日美国中小学》,第102页)辅导的工作取向向发展性倾斜,辅导的对象、内容、目标也相应地出现了变化。辅导对象由过去单纯面向心理障碍的学生扩展为生活辅导、学习辅导和职业辅导,其中生活辅导是对学生整个人生、整个人格的辅导,故这些内容具有涵盖面宽、适应范围大、针对性强的特点。辅导目标也由单一的治疗问题儿童变为多元化,扩及促进儿童身心的健康和谐发展,使之适应复杂的社会生活。这种新目标把矫正学生偏差行为和消除心理问题作为短期目标;把培养学生正确的自我观、自主性、学习能力和社交生活适应力等作为中期目标;而把促进学生自我完善、使个人潜能得到充分发挥作为辅导的终极目标,其中,特别强调终极目标对中期和短期目标的统摄作用,使矫治、适应与发展较好地融汇于目标之中。

六、建立校内外辅导一体化网络,形成“辅导学生,人人

有责”的良好局面

这种新举措可充实辅导力量,扩大辅导范畴,更有效地提高辅导效果。首先在校内形成辅导主任、专业辅导人员、教师、学生辅导干部相结合的辅导网络,除了发挥辅导主任、辅导教师和社会工作者的作用,还通过对一般教师和学生进行短期培训,让他们参与一般性的辅导工作。另外是雇用专业辅助人员。如美国中小学为了在预算有限的情况下扩大服务对象的数量,普遍雇用专业辅助人员在辅导中做辅助性工作,主要是给辅导主任当秘书和与社区做联系工作。这些人员多数是大学生和学生家长及退休人员。

其次,学校辅导的范畴已由学校领域延伸至家庭和社区。要求辅导员要密切与家长保持联系,经常对青少年成长过程的一些问题进行磋商;并结合校外支援单位,与心理卫生中心、家长委员、管区警察、少年警察队以及其他社区热心人士一起,共同为学生提供辅导服务。

威廉希尔app  心理学论文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