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洛伊德在分析童年经验与日后经验关系时指出,一个人“思想发展过程中的每个早期阶段仍同它发展而来的后期阶段并驾齐驱,同时存在。早期的精神状态可能在后来多少年内不显露出来,但是其力量却丝毫不会减弱,随时可能成为头脑中各种势力的表现形式” 。这就是说,童年的创伤经验只会深深地隐藏在心灵深处,但不会消失,但在某种剧烈反映中它才会爆发。“尤其是在他们遭遇到创伤应源原相似的场景或相同的感觉、感受之时,旧时的情形和体验便会重新出现” 。善生和内河,命运都不同程度的印记了佛教“四法印”中的“诸形无常,诸法无我,一切皆苦” 之说。“我们其实并没有权利选择自己的人生。这是无望的事” 。字里行间渗透着一股浓烈的宿命感。 “四谛”中的“集谛”指众生痛苦的根源。 众生由于贪,瞋,痴等造成种种业因,从而感招未来的生死烦恼之苦果。 它体现了“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因果说原理。内河一生对人生苦苦思考,也领悟到人生最大的痛苦根源于欲望。她痛恨着这种生活方式,她最终选择去墨脱一个乡村去支教。最后她的命运是在一场泥石流中死去,正是代表了“涅磐寂灭”。“涅磐”是佛教修行最终目的和最高境界,是破除烦恼,无用后所证得的精神境界,这是一种超越生死,不生不灭,永恒安乐的境界。 内河多舛的命运,四处漂泊的一生终于在“涅磐”中得到解脱。内河的生命如同莲花一样在混浊的泥水里圣洁开放灵魂永存,“出污泥而不染”。小说中最后一章“殊途同归”暗示了庆昭也达到了“涅磐”的境界。“涅磐境界并不是只有死后才能达到,只要证得这种境界,生与死的分别对证道者而言已经失去了意义,不管是在生还是死后,他都永远处于没有烦恼,没有迷感的大自由、大自在中” 。死亡不再是代表绝望,而是代表认识生命真相后的自然回归。
“来,来。善生。跟着我来” 。这似乎也暗示了什么。那就是内河引导善生走向那晶莹剔透,自由自在的生命的本源和归属之地。到达“涅磐”的境界。内河那如此明显的伤和缺却在岁月的磨蚀中渐渐得到安抚和平整。她曾经被深深掩埋在污泥之中,后来她的力量慢慢变得强盛,因为她最终皈依了光明诞生之地。同样走向皈依之途的善生和内河没有能在莲花圣地相逢,或许他们早已知道这样的结局。人生的悲恸可能恰恰在这里,当你渐渐清醒透彻,渐渐抵达那个境界时,你才发现你的努力依然未尽。
“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 。由此岸到彼岸,由彼岸返此岸,生命的轮回神秘而不能解释,我们有许多的已知,但还有更多的未觉。涉水而过,投奔彼岸,彼岸也有花一朵,那是自己的肉胎在水中的倒影。莲花和人长久地静静地对视着,人的视线渐渐模糊,花影中清晰起来的是自己走过的漫漫路途和半生的影像。忽然觉得莲花已经并不存在在眼前了。
莲花与它靠得太近并不是忘了它是花,而是在这花中我们看到了玄机,更深深地理解了命运。这种理解有时是恩赐,有时是感动,有时是解脱,有时是皈依。《莲花》中存在着太多的生死之惑,隐藏了无限的佛学思想,让我们去深思,去探索,去回味。
注释:
【1】【2】【3】【4】【6】【14】【19】安妮宝贝.莲花.北京:作家出版社,2006年3月第1版,2008年4月第3次印刷.
【5】【13】【15】【16】【17】【18】圣严法师.禅的世界.上海:三联书店出版,2006年1月第1版,2006年1月第1次印刷.
【7】大藏经.甘珠尔.
【8】童庆炳.文艺心理学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第92页.
【9】童庆炳.艺术与人类心理学【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90,第434页.
【10】黑格尔.美学(第二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327.
【11】弗洛伊德.弗洛伊德论创造力与无意识【M】.北京:中国展望出版社,1986,第217页.
【12】周正酞.精神分裂症的体验回归障碍学说.山东精神医科学2000年第13卷,第3期.
【20】朱东润.中国历代文学作品(上编)【第一册】,涉江采芙蓉.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6月新1版,2009年5月第22次印刷,第396页.
参考文献:
1. 安妮宝贝.莲花.北京:作家出版社,2006年3月第1版,2008年4月第3次印刷.
2. 霍韬晦.现代佛学.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3月出版.
下一篇:解析小说《蜗居》中复杂的人性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