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浅议影响先行词认知状态的因素

2013-01-17

Kibrik(1996)在分析俄语语料的基础上,提出指称语选择的数学模型。Kibrik认为影响回指语选择的最重要因素是指称对象在记忆系统中的认知状态,并且采用数学方法计算先行词的激活程度。他提出七种影响先行词认知状态的因素,并赋予它们相应的正负数值,正值提高认知激活程度,负值降低认知激活程度。具体情况如下:

1.修辞结构距离的数值为0.7、0.4、0、-0.3,随着修辞结构距离的增大而减小。

2.先行词的句法和语义角色的数值分别为0.4、0.3、0.2、0,既是主语又是施事角色时值最大。

3.人物重要性的数值为0.3、0.2、0,指称的人物首次提及时值最大。

4.先行词生命度的数值为0.2、0.1、0,指称人类时值最大。

5.线性距离的数值为-0.5~0,随着距离的增加数值逐次递减0.1。

6.段落距离的数值为0、-0.2、-0.4,随着距离的增加数值逐次递减0.2。

7.先行词和回指语指称的对象是否完全等同的数值为0、-0.2,等同时为0,不完全等同时为-0.2。

Kibrik通过计算得出如下结论:当激活总和为0.1~0.3时,只能使用名词回指;当激活总和为0.4~0.6时,多数用名词回指,少数用代词回指;当激活总和为0.7~0.9时,名词和代词回指均可;当激活总和为1时,只能使用代词回指。

Kibrik的分析方法也存在缺陷。首先,赋值的方法有局限性,如何科学合理地分配好各种影响因素的权重和分值是巨大的挑战。其次,从名词和代词回指的激活总和在0.4~0.9之间来看,该模型较弱的区分性将影响它的解释力度。最后,影响激活状态的各种因素在发挥作用时,不一定是简单的相加求和关系。

三、汉语中影响先行词认知状态的因素

在Ariel(1990)、Kibrik(1996)等人的研究基础上,结合汉语语篇分析结果,我们提出语篇距离和先行词的特征是影响先行词认知状态的两大主要因素。

(一)语篇距离

语篇中,回指语和先行词通常被一些语言单位(如词语、小句、段落)隔开,因此语篇距离始终被学者看作是影响回指语选择的一个重要因素,而分歧在于距离参数如何设定。本文设定三种语篇距离参数,即修辞结构距离、小句线性距离和名词间隔距离。

1.修辞结构距离

修辞结构又称“修辞组织”,它用来说明小句和句子等语言单位之间的语义和认知关系。语篇不仅仅是线性排列的小句,它是由许多小句逐层组织而成,这些小句在传递各种信息的同时,彼此之间形成各种语义结构关系。语篇由各种语式(陈平,1987)由低到高、逐层相合构筑而成,形成语篇的层级结构。当先行词和回指语处在不同的层级结构时,就形成了它们的修辞结构距离。

修辞结构距离同人类有限的工作记忆能力密切相关。在语篇形成的过程中,说话者大脑中的概念表征建立在他当前认知到的外部事件或者想象中的内在事件的基础上,因而具有情节性。修辞结构距离越小,构成语式的小句越有可能在同一情节或者事件之中;修辞结构距离越大,构成语式的小句越有可能跨越不同的情节或者事件。修辞结构距离的大小影响概念表征中概念成分(先行词的心理表征)的激活程度,距离越大,先行词的激活程度越低。例如:

(1)a.祥子i自己可并没轻描淡写地随便忘了这件事。

b.他i恨不得马上就能再买上辆新车,

c.øi越着急便越想着原来那辆。

解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