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浅谈《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的几处失误

2013-01-15

作为领导人,还应善于抓大事,不应为小事而忙碌,应学会让更多的人为自己去做,这才是领导的艺术。诸葛亮怕别人不似自己尽心,便“罚二十以上皆亲览,”“常自校薄书”“亲理细事”。古人云:坐而论道,谓之三公;作而行之,谓之士大夫。昔丙吉忧牛喘,而不问横道死人;陈平不知钱谷之数,曰:“自有主者。”诸葛亮这种舍本求末的亲力亲为,一则影响其对大事的决断,二则没有发挥下属的才干,且防碍培养人才;三则使己碌碌无为,不足取也。

其次,诸葛亮的民主、科学、善断的决策能力还稍欠火候。诸葛亮每次打仗,都故作神秘,不与众将商议,事后才说出其中奥妙。这在客观上失去了集思广益、精益求精的机会。

诸葛亮在伐魏决策上便是一意孤行,以致功败垂成。不失时机,权衡利弊的决断力,诸葛亮远不如曹操、司马懿、邓艾等,操以“有权谋、多机变”著称,司马懿克日擒孟达,邓艾偷渡阴平,都显示出非凡的决断艺术。诸葛亮在荆州守将任用上就因忠的束缚而缺果断,结果反受其乱,北伐时又不采用魏延之出子午谷径取长安之计,只顾求稳,错失良机。

诸葛亮平生小心不肯弄险,对形势的把握过于拘束。可举两例:其一,刘备兴师伐吴复仇,这是灭吴的好机会。诸葛亮本应该以赵云、马超、马岱、魏延等把守隘口以拒魏,明言自己在蜀而暗随刘备伐吴。就当时而言,曹丕根本不是诸葛亮的对手,魏定不敢侵蜀而坐山观虎斗。吴灭了,然后北伐中原,不是也轻而易举吗?其二,第一次北伐,若采纳魏延之计,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直取长安,中原不也是囊中之物吗?这叫兵贵神速。诸葛亮既然用反间计成功地解除了司马懿之患,却没有争取这一有利的时机一举成功,结果给魏国以喘息之机,重调司马懿以拒蜀,从而为蜀国此后的北伐平添了许多障碍。

(二)诚信上的缺失

“三气周瑜”是《三国演义》中较为精彩的一节,在这段故事中,罗贯中不惜纸墨地刻画了诸葛亮狡黠的智慧,也透露出了他对诚信道义的蔑视。仅从“一气周瑜”来讲,诸葛亮的诚信缺失便跃然纸上。赤壁之战后,周瑜想一鼓作气拿下南郡,但他担心刘备趁火打劫,于是去试探刘备。刘备按照诸葛亮的吩咐说:“闻都督欲取南郡,故来相助。若都督不取,备必取之。”周瑜倒也爽快,说:“吾若取不得,那时任从公取”。接下来便是周瑜与南郡守将曹仁的一场残酷大战,周瑜将曹仁打得大败,东吴也伤亡惨重。然而最终,刘备、诸葛亮还是食言了,他们乘周瑜与曹仁激战正酣时,悄悄占领了南郡。就这样,周瑜辛辛苦苦用鲜血换来的果实,却被诸葛亮轻轻松松地窃取了。

从《三国演义》的逻辑推理来看,“三气周瑜”的直接后果便是孙刘联盟的瓦解,以及东吴偷袭荆州,关羽父子被杀。甚至刘备东征孙吴时遭遇“火烧连营”败局,最终白帝托孤,也处在这根逻辑链条之上。从这一点来看,诸葛亮“三气周瑜”绝对是一大败招。

二、培养和用人上的失误

诸葛亮在培养、任用人才方面的不得力,也导致了他最终的失败。

(一)培养人才的疏忽

诸葛亮可以说是一个疏于培养人才的人,这是领导的大忌。蜀汉初期,诸葛亮所领导的集团还勉强算是一支实力比较雄厚的人才队伍,有五虎上将关羽、张飞、赵云等人,又有魏延、王平等人,但这些人都有其缺憾:关羽骄矜自大、张飞脾气暴躁、魏延难以驾驭、马谡性情轻狂,他们给西蜀带来一次次的致命打击。 诸葛亮一生只是在追求人格的自我完善,凡事亲力亲为,不放心下属去做。蜀地本来就人才不盛,却不去办学兴教育培养后备人才,当第一代将才相继去世后,造成青黄不接,无人可用,以致到了“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的地步,出现这种捉襟见肘的局面,孔明是难辞其咎的。他也深深感到这一失误的痛苦,当他听到赵云、关平、张苞等的死讯的反应,不是大哭昏倒,就是吐血就可知,为何呢?就是因为再也无人可助其实现进取中原的宏愿。

(二)任用人才上的失察

首先,也是诸葛亮最大的用人失误,是在进军西川的人事安排上。按当时的情况,如果把赵云和庞统留在荆州,诸葛亮同刘、关、张共进西川,可谓武可定国文可安邦。然而诸葛亮没有这么做,他让庞统陪王伴驾,把关羽、赵云都留在了荆州。刘备从心眼里就讨厌庞统的随机之策,两人征途上郁郁寡欢,最终导致落凤坡凤雏夭折,唾手可得的西川反成了烫手山芋。无奈之下,诸葛亮又带赵云助阵,留下关羽独守荆州,为失城误国留下伏笔。诸葛亮让关羽担当此任,使得“走麦城”成为必然。

另一个用人失察之处,就是街亭一役。当时,司马懿欲领兵袭街亭,诸葛亮却派了素无作战经验的马谡去把守。斩因战失利的马谡便是其再次失策。这对蜀汉也是一个重大的损失,蜀人才缺乏十分突出,老成凋谢,新秀未起,诸葛亮应从蜀汉的长远考虑,多方延揽人才,培养人才才对。像马谡这样的人,如假以时日,可以相信,他定会是一位出色的将才,可孔明轻率地把人材杀掉了。痛惜!